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

ID:52867486

大小:424.72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29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链接高考·专题突破章末复习提升课(十一)综合测评[先总揽全局][再填写关键]1.周期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一个周期或几个周期后,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2.对称性——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具有相对平衡位置的对称性.(1)在同一位置,振子的位移相同,回复力、加速度、动能和势能也相同,速度的大小相等,但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多选)如图111甲所示是一个弹簧振子的示意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以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图111A.t=2s时刻,振子的位置在O点左侧4cm处B.t=3s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C.t=4

2、s时刻,振子的加速度方向向右且为最大值D.振子的周期为8s【规范解答】根据题图和正方向的规定可知,t=2s时刻,速度最大,振子处于平衡位置,A错.t=3s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B对.t=4s时刻,速度为零,振子在左边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方向向右,且为最大值,C对.从图乙可知,振子的周期为8s,D对.【答案】BCD如图112所示,物体A和B用轻绳相连挂在弹簧下静止不动,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将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则A振动的振幅为()振动图象表示振动质点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象的形状与起始时刻的选取和正方向的规定有关,

3、从图象中可获得的信息:1.振幅A和周期T.2.任一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的方向及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判定任意一段时间内v、a、F、x、Ek、Ep的变化趋势.利用图象解题时,要深刻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能做到见图象而知实际振动过程.同时也能由实际振动过程回归图象.(2014·四川省成都月考)如图113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图113A.t=0.8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B.t=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cm处C.t=0.4s和t=1.2s时,振子

4、的加速度完全相同D.t=0.4s到t=0.8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t=0.4s时到t=0.8s的时间内,振子从B点向左运动到平衡位置,其速度逐渐增加,选项D错误.【答案】A(多选)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114可知()A.质点振动频率是4HzB.t=2s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C.质点的振幅为2cmD.t=3s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最大【解析】质点振动的周期是4s,频率是0.25Hz;t=2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质点的振幅为2cm;t=3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所受的回复力为零,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为零,也可能最大,选项B、C正确.【

5、答案】BC1.等效重力加速度g:(1)只受重力和绳拉力,且悬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单摆,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不同位置g的取值不同,不同星球表面g值也不相同.(2)单摆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等效重力加速度g=g0±a,其中g0为单摆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如在轨道上运动的卫星a=g0,完全失重,等效g=0.2.含有其他力的单摆的周期:(1)若该作用力对单摆的回复力没有影响,则周期仍然不变.如悬点处有带正电的点电荷,而摆球带正电,此时库仑力沿摆线方向,不影响回复力,周期与不带电时一样.如图115所示,有一个摆长为l的单摆,现将摆球A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A摆至平衡位

6、置P时,恰与静止在P处的B球发生正碰,碰后A继续向右摆动,B球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右侧的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当B球重新回到位置P时恰与A再次相遇,求位置P与墙壁间的距离d.如图116所示,AC是一段半径为2m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弧与水平面相切于A点,BC=7cm.现将一个小球先后从曲面的顶端C和圆弧中点D由静止开始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A.v1>v2,t1=t2B.v1<v2,t1=t2C.v1>v2,t1>t2D.v1=v2,t1=t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