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

ID:52870572

大小:9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31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_第1页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_第2页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_第3页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_第4页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基坑地下水位排水降水法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沟槽)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工程竣工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基坑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基坑、沟槽开挖时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从当前的降水技术看,已经出现了很多种冇效的降水方法,例如明沟降水、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以及深井井点等,都是目

2、前广泛采用的降水技术。对于不会出现流砂和管涌的土层浅基坑,可采用明沟降水;如降水深度较大,或地层出现流砂现象,或在软土地区施工,则多采用井点降水法。还冇当出现基坑降水量或降水深度不大时,釆用反滤层导流、导管导流、机井导流、机井排流、盲沟导流等降水、排水措施,也可取得较理想的降水效果和经济效o一、集水坑排水法1>排水方法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冇以下几种方法:(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英排出基坑外。这是一种人工排降

3、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应用的最为普遍。在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屮,这种方法往往作为阻挡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辅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区,若仅单独采用这种方法降水,由于基坑边坡渗水较多,锚喷网支护时使混凝土喷射难度加大(喷不上),有时加排水管也很难凑效,并且作业面泥泞不堪阻碍施工操作。因此,这种降水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于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屮,但在低水位地区或土层渗透系数很小及允许放坡的工程中可单独应用。明沟、集水井布置:(1.1)排水明沟:一般布置在基坑的四周并与后浇带位置纵横相同,基础边0.

4、4m以外,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o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基底底0.3・0.4m,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排水沟宽度一般为300-500mmo(1.2)集水井:在基坑四角、周边每隔30-40m.后浇带引出基坑位置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证水流畅通。集水井宽度一般为700-800mmo(2)分层明沟排水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多层土中上部冇透水性较强的土时采用。在基坑(槽)边坡上设置层明沟及相应集水井,分层阻截上部土体中的地下水。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方法:在基坑(槽)的周围一侧或两侧设置排水边

5、沟,每隔20-30m设置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汇集于井内。集水井的截面为600X600-800X800,井底保持低于0.4-1.0m,井壁用竹笼、木板加固。若一侧设排水沟,应设在地下水的上游。一般小面积的基坑(槽)排水沟深0.3-0.6,底宽等于或大于0.4,水沟的边坡为1:1-1:1.5,沟底设有0.1%・0.2%的纵坡,使水流不致阻塞。(3)深层明沟排水降水深度大的大面积地下室、箱型基础及基础群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时采用。在建筑物内或附近适当位置于地下水上游开挖。纵长深沟作为主沟,自流或用泵将地下水排走。在建筑物、构筑物四周或内部设支沟与主沟连通,将水流引至主沟排出。主沟的沟底

6、应较最深基坑底低l-2mo支沟比主沟浅500-800mm,通过基础部位填碎石及砂作盲沟,在基础回填前分段夯填粘土截断。深沟可设在厂房内或四周的永久性排水位置,集水井宜设在深基础附近。当排水方法确定并完成后,安装潜水泵、排水管,然后配置配电盘,安装电闸箱,接通电源。然后点动潜水泵开关,观察潜水泵正反转,必要时进行调整。最后连续排水。(4)暗沟排水(1.1)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釆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或裂缝)的底部直高出沟底不小于0.2rm排水沟或暗沟设在路基旁侧时,宜沿路线方向布置,设在低洼地带或天然

7、沟谷处吋,宜顺山坡的沟谷走向布置。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1.2)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1)利用工程设施排水二、井点降水法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含水丰富的土层中开挖大面积基坑吋,采用一般的明沟排水方法,常会遇到大量地下涌水,难以排干;当遇粉、细砂层时,还会出现严重的翻浆、冒泥、流砂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