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

ID:5287661

大小:157.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_第1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_第2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_第3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纵览中国行政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贫困周义程[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批判性学术解构表明:该理论在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方面均存在重大缺陷,并无多少新颖之处,更多地体现为新瓶装旧酒,而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倡导者相比,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则缺乏明确的理论建构意识。为了使中国公共行政学从世界学术的边缘走向中心,必须有更多的年轻学者致力于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建构。[关键词]新公共服务;企业家政府;理论建构[中图分类号]C9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06)12-0079-

2、04西方公共行政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几次代表性的理论纷争。后来的理论往往对继往的理论进行彻底地清算,在此基础上给自己的理论随意地贴上/新0字标签。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新理论究竟新在何处?更具体地说,晚近兴起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真的能够称为一种新理论,并成为新公共管理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替代模式吗?围绕这个问题,本文的研究旨趣在于:开拓性地设计出评判理论的标准,然后运用这一分析框架从比较与批判研究维度对新公共服务理论进行学术解构,由此初步引

3、申出对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之缺陷的理论检讨。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层次与评判理论的标准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研究可分为行动研究、应用研究和纯研究三个层次。行动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之深入考察来发现其来龙去脉和基本走向,从而对该问题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二是对前人的理论加以系统梳理,继而掌握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观点。本科学习阶段,应达到行动研究层次的水平。应用研究的基本要求是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寻找基本的分析工具;二是要注意分析工具的可行性,特别要避免用

4、西方的理论剪裁中国的现实。硕士学习阶段,研究水准应达到应用研究层次。纯研究强调的是发展理论,亦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原有的理论向前推进。这种推进可以表现为两大类型:一是针对某一理论的缺陷,提出改进或完善的举措,通过修正使该理论进一步完善;二是对某一理论加以系统批判,在扬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纯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博士学习阶段,应该致力于推出纯研究层次的学术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的上述三个层次中,只有纯研究才对人类知识的增长具有真正的推动作用。如前所述,纯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建构和发展理论。当我们将建构和发展理论

5、作为毕生的研究目标时,必然面临着一个问题:评判理论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而为了寻求评判理论的维度和基本标准,我们势必先要明确什么是理论?它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费尔曼(Ferman)和里文(Levin)认为,/理论0通常有三层涵义:第一,理论是用来表述社会或政治现实属性的一个概念;第二,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第三,理论是解释的最佳实现。[1]张梦中和马克#霍哲强调,理论是一个或一组概念,能够解释或预

6、测某一现象。一个或一组概念是/因0,某一现象是/果0,即理论这一概念存在因果关系。[2]肯尼思#沃尔兹赞同如下观点:理论是解释规律的陈述,而不仅仅是规律的集中,理论同规律有质的差别。规律指出恒定的或很可能存在的联系,理论揭示这些联系为什么普遍存在。[3]综合借鉴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命题按照内在逻辑属性组成的有机体系,是关于特定对象的规律之系统化的理性知识。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研究对象、理论形式和理论内容。任何理论都必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这是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由于理论是一个系统化

7、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性知识体系,故而从理论形式上看,2006年第12期总第258期79中国行政管理研究纵览其必须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充分的理论论证性。从理论内容角度来说,它是由概念和命题组成的,它是关于规律的理性认识,因而在内容上有别于经验。由于理论是由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分别寻求评判理论的标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要求围绕研究对象的研究选题本身具有原创性。这种原创性要么体现在该选题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尚未触及的,要么是虽然已有触及但存在理论困难,有必要进行修正

8、和补充或摈弃和发展的。就其理论内容而言,由于理论是针对研究对象所概括出的规律之陈述,所以科学的理论在内容上必须正确地描述了特定规律,从而能够对研究对象做出恰当的解释,即具有解释能力。一个理论在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说。因而需要引入实践标准,亦即让假说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假说才能称为科学的理论,反之,则为非科学的理论。当一个假说被实践证明为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