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

ID:52880303

大小:19.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1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_第1页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_第2页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_第3页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原理以及步骤.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测定一、原理植物细胞质膜:是指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外方与细胞壁紧密相接的一层薄膜。这层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着透过性。但是,在各种不良的外环境下,比如极端温度、干旱、重金属离子、大气污染物质等都会作用于这层膜,使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一般表现在膜的透性变大,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引起外液的电导率增大。所以可以通过测定电导率的大小,推断外条件作用下膜透性变化的大小,间接反映植物细胞膜的受伤程度。如果植物的抗性强,那么其在外条件作用下细胞膜的受伤害程度就小,膜的透性变化就越小,泡内电介质外渗就越少,外液的电导率就越

2、小,反之越大。生物膜:除了细胞质膜,还包括核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等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细胞质膜的作用:细胞质膜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界线,还起着屏障作用,维持稳定的内环境,有选着地使物质进入或排除细胞质。胞饮作用,即通过质膜向细胞内凹陷,而吞噬液体的过程。吞噬作用,即通过质膜向细胞内凹陷,而吞噬固体小颗粒的过程。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自发移动的现象。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通过选择透过性膜的扩散作用。菲克第一定律扩散速度与距离为∆x的两点之间不同物质的浓度差∆cs成正比。公式如下:Js=-Ds∆cs∆xJs:扩散速度,也叫转运速度、

3、流量密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2∙sDs:扩散系数,用来衡量物质通过某种特定介质的难易程度。跟扩散物本身的大小、扩散介质和扩散体系的温度有关。注意:负号表示运动方向顺着浓度梯度方向进行的。电导指电阻的倒数,可以用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公式如下:G=1R=1UI=IU单位为Ω-1电阻率是指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米(m2)的导线在常温下(20℃时)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公式为:R=ρls其中,R:电阻;ρ:电阻率;l:导线的长度;s:导线的横截面积电阻率的单

4、位是欧姆·米(Ω∙s)。电导率指电阻率的倒数。即当导线的面积为1m2、长度为1m时具有的电导。公式为:κ=1ρ=1Rsl=lRs=Glsκ:电导率;G:电导摩尔电导率在相距为1m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这时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公式为:Λ=κn=vκcΛ:摩尔电导率;κ:电导率;n:电解质的物质的量;c: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mol∙m3)V:电解质溶液的体积(m3)影响电阻率的因素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1、离子的多少(mol)2、离子的运动速度(V)注:温度:通过影响离子的运动速率V来影

5、响电导率:温度越大,离子速度V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的粘性:粘性大,速度V越小,电导率越小。水化离子半径:半径越大,运动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小,电导率越小。离子价数:离子价数越大,运动速度V越大,电导率越大。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加,首先是增加,达到一极大值,然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反而下降。这是因为开始浓度增加时电解质的离子数数目增多引起电导率增加,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离子运动的速度降低,其电导率反而下降。2、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浓度变化不明显,因为浓度增加时弱

6、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少,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粒子数目变化不大。3、中性盐中性盐由于受饱和溶解度的限制,浓度不能太高。二、仪器电导仪、电子电平、真空泵、干燥器、恒温培养箱、电子炉、剪刀、烧杯、小镊子等三、步骤1、清洗所有要用到的玻璃用具,先用洗衣液或是洗衣粉清洗干净,然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干燥后再用。2、如果做的是对比实验,则采样时,应该采叶龄一样的、大小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健康不感虫的叶片。3、采集的样本叶片要及时清除掉表面的脏污物,具体操作是: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清洗时要小心,最好不要刮烂叶片;接着用蒸馏水冲洗3次;最后常温晾干。4、去除叶片的大

7、叶脉,这是因为叶脉是死细胞,细胞中已经没有电解质;假如用含有叶脉的叶片来做试验,如果做实验用的处理间的叶片含有的叶脉量一样,那么试验的结果还是可靠的、也可比的,但万一处理间的叶片含有的叶脉量不一样,那么试验的结果就是不可靠的、不可比的;所以为了可靠性和可比性,最好是不用带有叶脉的叶片做实验。5、把叶片剪碎成1m2的碎片,混匀碎片。6、每种处理称取1-4g放入烧杯中,烧杯要大于50ml但也不要太大,不然不易电导率的测定,烧杯标签要和处理对应上,不要弄混。7、向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8、把烧杯放入真空泵中抽气15-30min,然后缓慢放入空气

8、。9、取出烧杯,直接测定电导率。注意:1、空白对照必须做,具体操作:在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但不加入样品,接着进行第8、9步操作。2、如果要计算相对于植物细胞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