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

ID:52890851

大小:1.87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14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_第1页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_第2页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_第3页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_第4页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论着研读之比较评价 ——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文化论著研读之比较评价——以《论语》“孝道思想”为例浙江省舟山中学邹碧艳2017年3月16日孔门孝子子路、曾参、闵子骞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一、找一找《论语》中涉及“孝”章句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

2、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课内汇总课外参考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2、孟懿子问孝,子曰

3、:“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二、提炼《论语》中孝道思想1、孝是仁之本,是儒家伦理思想核心。2、孝是在“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3、孝要建立在“敬”基础上,真心实意。4、孝要合于礼,

4、不违礼,以礼节之。三、以“孝道”为主题的论语题探究探究题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1、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子曰:“事父母几⑴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⑵,劳而不怨。”【注释】⑴几——jī,轻微,婉转。⑵违——触忤,冒犯。孔子在回答学生提问“何谓孝”时,分别用到了“无违”与“几谏”两个词语,这是否矛盾?结合材料分析。1、材料中孔子说的“无违”是指行孝不违礼,合乎礼,强调了孝要受到礼的约束。“几谏”是指孔子教导学生在对待父母错误时应采取的

5、做法,要委婉劝谏,如没被听从,仍要恭敬,不怨恨。2、这说明孔子所说的“孝”不是愚孝,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的绝对服从,当父母有不合乎礼的言行时,予以委婉耐心劝谏,这是子女合乎礼维护礼的表现。3、孔子的这种观点,是对当时“孝”观念的充实与完善,也是家庭民主思想的萌芽。直到今天对我们现代孝道的建立和丰富仍有启发意义。探究题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二》)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

6、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请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1、相同点:孔孟的孝道观都把孝悌视为仁爱之根本,孝悌合一,在亲亲的基础上,能推己及人。2、不同点:孔子的孝道以家庭伦理为主。孟子的孝道观是对孔子孝悌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发展,把孝悌作为实现王道的有力措施,上升到政治伦理,使儒家孝道进一步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3、评价:孔孟孝道以孝悌为起点,由亲亲之爱延伸到“泛爱众”,渗透到政治、经济、教育、

7、法律各个领域,血缘关系社会化,确实对整个社会生活方式起着统整调节与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但要防止孝道的泛化、政治化,甚至神秘化,产生消极影响。探究题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2、《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3、中国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对照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新二十四

8、孝”的看法。1、符合孔子的孝道观。2、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同时孝敬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