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

ID:5289509

大小:230.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_第1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_第2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_第3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l卷第l4期人民长江Vo1.41.No.142010年7月YangtzeRiverJuly,2010文章编号:1001—4179(2010)14—0028—04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熊超,彭玉明,郭焕林(长江委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州434020)摘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下泄沙量大幅减小,为了解坝下游河道变化情况,运用断面地形法计算分析了宜昌至沙市河段的冲淤变化。从来水来沙变化过程、河床形态、河床组成、比降等方面对冲淤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段的冲淤变化是水沙组合、河床组成、河床形

2、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来沙量的大幅减少是主要因素;不同河段各因素对冲淤变化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即枝城至沙市河段的冲淤强度大于宜昌至枝城河段。关键词:冲淤变化;影响因素;宜昌至沙市河段;三峡水库中图法分类号:TV697.22文献标志码:A从冲淤量沿时分布来看,2002年10月~2003年1河段概况10月、2003年10月~2004年10月、2004年10月~三峡坝下游宜昌至沙市河段属长江中游,河道长2005年10月、2006年10月~2007年l0月河段冲刷约173km。按照河段特点将该河段分为宜昌、宜都、强度均较大。2005年1

3、0月~2006年l0月及2007年枝江、沙市等4个小河段,其长度分别为19.4,39.6,l0月~2008年10月冲淤量较小,冲刷量分别为0.0764.0,49.7km。其中宜昌河段为镇川门至虎牙滩,宜亿m,0.006亿m,主要是因为2006年来水量小。都河段为虎牙滩至枝城水文站,枝江河段为枝城至杨2007年1O月~2008年10月,河段冲淤变化很小,表家脑(荆25),沙市河段为杨家脑至观音寺。松滋口以现为冲淤基本平衡。上为低山丘陵区,松滋口以下为平原。河段区间有松滋口、太平口分流入洞庭湖,有清江、沮漳河等支流入表1宜昌至沙市河段河道

4、泥沙冲淤统计万m。汇(见图1)。2河段冲淤变化宜昌至沙市河段河道泥沙冲淤分析主要采用2002年10月、2003年l0月、2004年10月、2005年l0月、2006年10月、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等7个年份的河道固定断面及水道地形资料。采用断面地形法分别计算枯水河槽、基本河槽、平滩河槽、洪水河槽(对应宜昌5000,10000,30000,50000131/s水面线从冲淤量沿程分布来看,河道冲刷以宜都、沙市河下河槽)冲淤量。段冲刷量较大,冲刷强度较大部分也是位于上述两河2002年lO月~2008年l0月,宜昌至沙市河段总段。

5、宜昌河段、枝江河段的冲刷量及冲刷强度相对较冲刷量为2.59亿In,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占总冲刷小,分别占宜昌至沙市冲刷总量的6%,15.6%,见图量的91%(见表1)。2、表2。收稿日期:2010—04—17作者简介:熊超,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河流泥沙、河道测绘等方面的研究X-作。E—mail:jjxionge@ejh.corn.en第14期熊超,等: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至沙市河段冲淤变化分析29图1宜昌至沙市河道示意表2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宜昌至沙市河段河道表3宜昌至枝城中水运行时间及相应河段冲淤变化泥沙冲淤强度万m/km宜昌枝城沙市

6、时段/(年,月)中水流量河段冲中水流量河段冲中水流量河段冲天数/d淤量/万in天数/d淤量/万m天数/d淤量/万m200211—2003l05l—l3596ll574—12342003.11—2004.10112—4l3l15一l303【18—130l2004.I】一2005.1078l2883一ll0o90一l7l02005.Il一2006l03824337—37l25—3062006.11—2007.1O54—32955—123955一l4872007.11—2008.1O902l988—4482198河段三峡水库蓄水后,来沙的最

7、显著变化表现在:年内LjL_器蓬输沙更为集中;坝下游下泄沙量大幅减少。三峡水库蓄水前,汛期7~9月输沙量占全年的比例约为74%,露蓄水后约98%;蓄水前枯期1~3月约占全年的0.4%,蓄水后约占0.3%。宜昌站蓄水前后月均输沙变化见图3。宜昌来沙量过程线见图4。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一方面三峡上游来沙继续明显减少,另一图2宜昌至沙市各分河段冲淤强度方面大量的泥沙被拦截在库区,使得下泄沙量大幅度3河段冲淤影响因素分析减少。三峡水库蓄水后,上游来沙的70%被拦蓄在库内,出库及坝下游含沙量大幅减小,水流明显变清。由3.1来水来沙量于水流含沙

8、量的减少,水流所挟带的泥沙未达饱和,河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以上河段来水量未发生趋床发生较大强度的冲刷。枝城站、沙市站含沙量的变势性变化,但受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影响,三峡水库下游化在相应断面荆3、荆45冲淤变化上有一定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