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

ID:5289933

大小:331.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_第1页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_第2页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_第3页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2)龟固菌不同杏鲍菇菌株发酵条件比较研究高红中林雪娜王少秋王治江(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利用液体发酵方式,测定了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初始瓶装液量100mL,经灭菌后接人5%的液体菌种,在25℃,pH对不同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最佳碳源110r/m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7d之后测定菌丝生物量、菌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对麦芽糖、甘露糖利用效果较差;最佳液中残糖量、菌液pH值。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对硝酸钾和尿素利用效果较差;对矿1.3.2不

2、同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分别称取蛋白质元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铜的利用效果较好,对硫酸镁、硫酸胨、酵母膏、尿素、硝酸铵、硝酸钾、麸皮各4g,分别溶于供试锰、硫酸锌的利用效果较差;最佳初始pH为4。氮源基础培养基中,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装液量关键词杏鲍菇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初始pH100mL,经灭菌后接人5%的液体菌种,25℃下.110r/rain恒文童编号100o一8357(2o14)02一o013—03温振荡培养。培养7d之后测定菌丝生物量、菌液中残糖量、杏鲍菇(Pleurotuse~

3、ngii),又名刺芹侧耳。杏鲍菇子实菌液pH。体单生或群生,菌柄粗壮,色泽洁白,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具1.3.3不同矿质元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分别在矿有特殊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又称杏仁鲍鱼菇,“干贝菇”质元素基础培养基中加入硫酸锰、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又有“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誉。目前对杏鲍菇液体发铁、硫酸铜、磷酸二氢钾各0.5g,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酵培养条件的研究较多,但不同杏鲍菇品种(菌株)对碳源、每瓶装液量100mL,经灭菌后接人5%的液体菌种,25℃下,氮源及矿质元

4、素的差异性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对研究本地110r/ra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7d后测定菌丝生物量、残糖区常栽培的7个杏鲍菇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现将试验结量、终止pH。果报告如下。’1.3.4pH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用10%的氢氧化钠和10%的盐酸,调剂其初始pH分别为2、4、6、8、10、12后分装于1材料与方法250mL的三角瓶中,每瓶装液量100mL,经灭菌后接入5%的1.1供试杏鲍菇菌株枣庄杏、瑞杏、杏一l(河西学院农业液体菌种,25℃下,110r/rain恒温振荡培养。培养7d之后测与

5、生物技术学院实验室保存),台杏、武杏、农杏一1号、农杏一2定菌丝生物量、菌液中残糖量、菌液pH值。号(购自北京吉蕈园有限责任公司)。深2结果与分析1.2试验培养基①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层2Og,蛋白胨5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O.5g,加2.1不同碳源对供试杏鲍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由表1发水lOOOmL,pH值自然;②液体种子培养基:为不加琼脂的母结果表明:供试碳源杏鲍菇均能利用,但不同杏鲍菇菌株在酵种培养基;③碳源基础培养基:蛋白胨4g,磷酸二氢钾0.5g,不同

6、碳源培养液中菌丝生长情况有所差异;在试验范围内,硫酸镁0.5g,加水1000mL,pH自然;③氮源基础培养基:葡杏一1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次之乳糖,对蔗糖、麦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加水l000mL,pH芽糖、甘露糖的利用效果较差;瑞杏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自然;⑤矿质元素基础培养基:葡萄糖20g,蛋白胨4g,加蒸可溶性淀粉,次之乳糖、蔗糖,对麦芽糖、甘露糖的利用效果馏水1000mL,pH自然;⑥pH值基础培养基:葡萄糖20g。较差;枣庄杏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

7、性淀粉,对乳糖、蔗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加水1000mL。糖、麦芽糖、甘露糖的利用效果均一般;武杏的最佳碳源为葡1.2液体种培养方法将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萄糖和可溶性淀粉、乳糖,对蔗糖、麦芽糖、甘露糖的利用效250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121℃下,灭菌30min,冷却后果均一般;台杏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蔗糖,其接人已经活化的斜面母种(0.5em×0.5em)5片,在25℃、次为乳糖和麦芽糖,对甘露糖的利用效果较差;农杏一1最佳110r/min恒温

8、振荡培养一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其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对麦芽糖、甘1.3试验方法露糖的利用效果较差、农杏一2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次之l-3.1不同碳源对杏鲍菇茵丝生长的影响分别称取葡萄葡萄糖和乳糖,对蔗糖、麦芽糖、甘露糖的利用效果较差。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甘露糖、可溶性淀粉各20g,分别溶由表2结果表明:杏鲍菇培养液的残糖量在2.2%一3.4%,于供试碳源基础培养基中,分装于250mL的三角瓶中,每7个杏鲍菇菌株中枣庄杏在不同碳源培养液的残糖量相差值收稿日期:2013—10—08一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