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说课稿.doc

黔之驴说课稿.doc

ID:5290102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黔之驴说课稿.doc_第1页
黔之驴说课稿.doc_第2页
黔之驴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黔之驴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黔之驴》说课稿罗会荣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黔之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老虎和驴子的性格特点.警示人们不要被藐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获得胜利.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言文.2. 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

2、定为:(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3).情感目标:理解本文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过程和本文启发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寓意.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学会翻译文言文并理解本文寓意.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本文启发了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所以把诵读和理解寓意作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方法.理

3、解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成语.确立依据: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是学生作文常用的方法,同时,词汇的积累也很重要,所以把本文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对成语的理解作为本文的难点.二.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学生自主合作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1.诵读法:'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贯穿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以达到教学目的.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把

4、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三.说学法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地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一对一互译课文.3.以答问方式背诵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四.说教学程序:1.导人新课.2.作者简介.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勾画读不准的词语.4.让学生提出不懂读的词语,师生共同合作解决阅读障碍.5.请一到三位同学阅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指出读不对的地方.6.读完课文后

5、.请大家分组讨论文章翻译.不懂翻译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7.请1--2位同学完整的翻译一下课文.8.课文写老虎从畏驴,识驴.吃驴这个过程中,用了哪些语句描写老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9.课文描写老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刻画出老虎的什么心态?10 .相比之下.黔驴之技有哪些?11.故事的寓意在哪里?12.如果你是那头驴,在老虎面前你会怎样做?13.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用黔驴技穷,庞然大物这两个成语分别造一个句子. (3).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黔之驴》教学自评稿罗会荣《黔之驴》这篇寓言故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黔之驴》这则寓言叙述了黔这个地方

6、没有驴,一个好事者用船运了一头驴入黔,面对这个陌生的、新奇的庞然大物,林中的老虎由好奇到恐惧,进而试探,最终将驴吃掉。故事通过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虎的谨慎、果断和凶猛,衬托出驴的装腔作势与外强中干。本文通过对貌似强大的驴最终被老虎吃掉的过程的叙述,意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肆意逞强的人。作为初一年级学生,这则寓言篇幅较短,情节性强,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朗读和复述地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地过程中,正字,疏通文意。复述故事,在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体会老虎的心理变化过程,读出重音,声情并茂地读出老虎的动作和心理

7、。朗读,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手段,读准字音,是基本要求,读通句子,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疏通文意后的朗读,是理解性的读,沉浸到文本中,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令每一个文字都立起来,与师生对话。朗读,有层次,有要求,形式多样,让朗朗读书声回到课堂。在铿锵有力、曲折萦回的读书声中,走进文本,聆听先人的智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文本内容的不熟悉,朗读时字词读音偶有不准确,情感的变化不到位。几个学生反复读同一句话,“他日,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