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复习.doc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

ID:52914551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_第1页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_第2页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_第3页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_第4页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建筑史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一中国建筑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古代房屋外形分三段:基座、屋身、屋顶2.中国木构架结构体系:穿斗式、抬梁式、井干式。3.屋顶的5种形式: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4.屋顶翼角的出翘与起翘5.南方屋顶翼角水戗发戗、嫩戗发戗6.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7.斗栱的作用及主要构件(斗、栱、昂、翘、升)8.木构架主要构件(梁、檩、枋、椽、柱)抬梁式(叠梁式)---柱承梁、梁上立短柱,其上再置梁,梁两端承檩,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优: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空间。缺:柱梁等用材较大,耗材较多。穿斗式(立贴式)---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南方使用较多;

2、穿斗式有时和抬梁式混合使用(抬梁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墙);优:用材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井干式☆将圆木两端开凹榫,组成巨型木框,层层相叠作墙壁,圆木是承重墙;☆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仅见于盛产木材的地方。南方屋顶翼角水戗发戗、嫩戗发戗☆水戗发戗:屋顶不起翘,由戗脊发戗,如拙政园绣猗亭;☆嫩戗发戗:由子角梁顶起屋顶,如拙政园绿猗亭。清式举架与宋式举折的区别☆清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宋举折先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清举架屋面比宋举折屋面更为陡峻,清屋面坡度为1:0.8~1

3、:0.9,宋屋面坡度为1:0.6左右。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小结: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北方---穴居---地面建筑南方---巢居---干阑建筑1.原始社会的建筑河姆渡文化:干阑建筑,木构架,有榫、卯。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木骨泥墙,分区、向心、半地穴。2.奴隶社会的建筑夯土技术、茅茨土阶、高台建筑8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的庭院建筑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中国最早的四合院,最早的“瓦”屋。3.封建社会的建筑(1)早期(战国~南北朝)高台建筑齐临淄秦始皇陵汉长安城砖石技术(2)中期(隋、唐、五代、宋、辽

4、、金)隋:赵州桥李春唐:长安城---里坊制;佛光寺大殿宋:东京卞梁(开封)---街巷制;李诫《营造法式》(3)晚期(元、明、清)明清故宫、明十三陵、天坛、砖、琉璃技术、无梁殿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三、中国古代建筑概述1.城市建设唐、宋城市特点比较(里坊制、街巷制)(1)城市初生期(原始晚期、夏、商、周)---要素分散无序,氏族部落。(2)里坊制确立期(春秋、战国、秦、汉)---封建制形成、城市建设高潮。新模式产生:“里”(或坊)—居住区,“市”——工、商业区(3)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北魏洛阳:320坊;曹魏邺城:布局严整,功能分区明确唐长安---里坊制典范。(4)开放式街市

5、期---街巷制(宋以后)汴梁---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转折点,取消了夜禁与里坊制,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中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中国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2.住宅建筑各地民居: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云南竹楼北京四合院平面图北京四合院组成:正房、耳房、厢房、垂花门、倒座、大门、抄手游廊…北京四合院特点:☆中轴对称;☆等级分明;以空间等级区分人的等级;主从、正偏、内外垂花门的高度与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秩序井然---以建筑秩序展示伦理秩序;尊卑、贵贱、男女、长幼☆内向环境---防风沙、干扰、噪音,安全、安静;☆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83.宫殿、坛庙、陵

6、墓(1)宫殿明清故宫特点(2)坛庙天坛建筑群的组成:祈年殿、圜丘(3)陵墓秦始皇陵:堆土为陵(方上)350米,高46米唐乾陵:因山为陵明十三陵:结合地形好、公用神道北京故宫(紫禁城)(1)规模庞大、功能齐全、布局井然,古代大型组群布局的典范;(2)择中立宫、前朝后寝、三朝五门;(3)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三层8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内廷三殿:乾清宫(皇帝正寝)、交泰殿、坤宁宫(皇后居所);明清故宫的建筑特点:(1)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2)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3)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4)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5)富丽的色彩与装饰,雕塑、彩画、琉

7、璃;北京天坛北面墙为圆形,南面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分两组:祭天的圜丘与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1)祈年殿三层须弥座,平面正圆形,上为三重檐青色琉璃瓦圆形攒尖顶;(2)圜丘☆坛三层,祭天;☆四周绕以圆形平面和方形平面矮墙各一重。(3)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中轴线布局;☆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明十三陵总体布局特点:☆位于北京城北45公里天寿山南麓;☆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陵区入口起点是一座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南面山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