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ID:5292297

大小:316.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_第1页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_第2页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20期53·综述·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王青华,赵军(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手术麻醉科,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临床应用;计算机辅助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20.0280引言现了CSHT在麻醉药物选择及预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的方面的至观重要性。Schwilden以BET方案为基础,于1983年首次报告用计算机辅助指数衰减输注方式进行依托咪酯和阿芬太尼静1.2TCL系统的组成脉麻醉⋯。1985年Alvis在BET方案的基础上,报

2、道了基一个完整的TCL系统应有以下部分组成:1.人群药代于三室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目标药物浓度可调的TCL系统]。动力学参数2.模拟药代动力学计算药物输注速率的计算机1986年,Maite对BET方案提出了质疑,其认为BET方案3.用于持续输注药物的输注泵4.控制计算机与输注泵的连要求初始药量必须为0,而且仅适用于所预定药物浓度固定接设备5.可供输入病人数据及靶控浓度的输注界面6.麻醉的靶控输注,当静脉输注给药一定时间后,有效调整目标深度反馈系统。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发现,集上述部件与一药物浓度时,根据体内药物的清除和再分布这一特点,通体的便携式丙泊酚输注系统(Diprifuso

3、r)已研制成功,并过外周室与中央室之间的药物转运,可以影响到实际药物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其临床安全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Diprifusor的出现也使TCL的使用更加便捷。根据有无麻醉浓度。此后,Shafer采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实现了目标血药浓度随时可调的给药方案】。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通过药代深度或血药浓度反馈系统,把TCL系统分为开环输注系统和闭环输注系统。闭环输注系统可以根据系统反馈信息,及动力学模拟的TCL技术渐渐成熟起来,这一技术拓宽了静时有效调控药物的输注速率,做到麻醉用药个体化,以提脉麻醉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大大增强了静脉麻醉药的可控高麻醉质量_6]。但是现在大多

4、数的TCL系统均为开环输注性和安全性。然而,由于TCL技术本身的误差,药代学参系统,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血药浓度和麻醉深度检测系统,数的匹配性,反馈系统不完善等因素仍然是其临床应用中没有输注反馈信息,仅仅用计算机模拟出的人群药代动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原理、组成、学模型来调整麻醉药物的输注剂量。虽然实际试验的预期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药物浓度比开环输注系统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预期血药浓度1TCL技术的主要原理、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稳定,但是只要血药浓度变化不大,在临床上我们用开环1.1TCL技术的主要原理输注系统计算机模拟也是可行的。此外,由于TCL技术的靶控输注

5、(TCL)法是以药代学和药效学为基础,用药优势在与实际药物浓度与预期药物浓度保持平行,而不是代学编程,将计算机与输注泵连接,设定目标浓度或目标效要求实际药物浓度与预期药物浓度绝对相等,因此,我们应后,由计算机控制输注泵不断改变药物输注速率以维持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适宜调整目标药物浓度。一般来说,稳定的血浆或效应室浓度的一种输注方法_4]。靶控输注的主只要TCL系统的偏离度<15%、绝对差<30%,都可安全用要理论依据包括效应室浓度,效应室药物清除率常数(Ke0)于临床实践中J。和持续输注半衰期(Contexttime—sensitivityhalftime).效1.3TCI

6、常用药物及输注系统应室是我们假象的一个空间概念,是药物作用的靶部位,目前使用有两类TCI系统。一种由便携式计算机、数在研究静脉注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与其效应之间的关系时据线及输液泵多部件组成,主要用于临床研究和教学;另能够发现,有些药物的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在血药浓度一种是整合式TCI系统(如DiprifusorTCI系统),结构达到峰值时,其效应并没有达到高峰。因此,引出了效应紧凑使用方便。第一代TCI系统是嘉士比与阿斯利康公司室这个概念,这对血药浓度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怎合作研发的第一种商业化的整合式TCI系统(用于丙泊酚么计算静脉给药,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

7、技术的DiprifusorTCI系Graseby3500型)。其采用的药代模型水平来看,真正准确测量效应室浓度是不可能的,也是没为“Marsh模型”,是中央室消除三室模型。它是目前临床有什么意义的。麻醉药的效应室位于脑组织的一个固定区研究最多,也是推广普及率最高的TCI系统。Clent[8评估域,但不完全是在脑组织,由此可见,即便静脉给药后某Tackley、Marsh、Dyck三室药代学模型得出3个模型的精种组织药物达到峰值时间与其效应时间一致,该组织也不确度很接近,但Marsh模型在早期(输注前20min)和清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