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

ID:52930381

大小:1.45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4-01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_第1页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_第2页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_第3页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_第4页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郭圆月2014年10月9日本章主要内容§3.1双极型晶体管§3.2BJT基本放大电路直流分析方法§3.3BJT基本放大电路交流分析方法§3.4三种组态放大器的中频特性§3.5单级共发放大器的频率特性§3.6多级放大电路线性电子2§3.1双极型晶体管1.结构与功能2.放大工作原理3.Ebers-Moll数学模型4.静态工作伏安特性曲线5.主要参数线性电子3一、晶体管的结构双极型晶体管(BJT):又称半导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为什么有孔?小功率管大功率管中功率管X:低频小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

2、A:高频大功率管三极管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线性电子4(1)三极管结构NPN型集电极c三个区、三个极、两个PN结。集电区Nc集电结基极bP基区b发射结Ne发射区符号发射极e5线性电子(2)三极管结构集电极c三个区、三个极、两个PN结。PNP型集电区cNP集电结基极bN基区NbP发射结e符号发射区发射极e(b)PNP型线性电子6二、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讨论cc三极管若实现N放大,必须从三表面看bPb极管内部结构和外部所加电源的N不具备极性来保证。放大作用ee线性电子7(1)三极管放大条件c内部结构:多子浓度很面积大低,且

3、很薄1.发射区高掺杂。N2.基区做得很薄。几微米到P几十微米,且掺杂较少。bP3.集电结面积大。NN外部条件:多子浓度高uU(发射结正偏)BEoneuCB0,即uCEuBE(集电结反偏)线性电子8(2)实验:三极管放大工作原理icC(1)放大电路iB+buCEU+CCueBE--UBBi表1-1电流单位:mAEiB00.020.040.060.080.10放大约39iC<0.0010.701.502.303.103.95放大约40iE<0.0010.721.542.363.184.05结论:基极iB控制集电极电流iC和发射极电流iE

4、的作用。线性电子9(3)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1.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扩散运动形c成发射极电流发射区的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R基区的空穴扩散到发射区—形成发射极c电流I(基区多子数目较少,空穴电流IBE可忽略)。b2.扩散到基区的自由电子与空穴的Rb复合运动形成基极电流eI电子到达基区,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基E极电流I,复合掉的空穴由V补充。bnBB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到达集电结的一侧。线性电子10(3)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3.集电结加反向电压,漂移运动形cIC成集电极电流Ic集电结反偏,有利于收集基区扩散过RIbCBO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

5、I。其能量来cnIB自外接电源V。CCbR另外,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外电c场的作用下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eIE反向饱和电流,用I表示。CBO线性电子11(3)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ICIE=IEn+IEpcI称反向饱和电流=I+I+ICBOCnBnEpICBOICnIC=ICn+ICBORcIBIB=IBn+IEp-ICBObII=I+IBnECBRbI扩散运动形成发射极电流IEpEIEn复合运动形成基极电流IBe漂移运动形成集电极电流IeC线性电子图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与外部电流(3)晶体管的共基电流放大系数3、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II

6、表示发射区多子能够CnE到达集电区的比例!II(1)BnEIIIIICCnCBOECBOIII(1)IIBBnCBOECBO消去IEIII+ICBCBOCBO11I称穿透电流CEO令I(1+)I=II1BCBOBCEOII=分配给集电极的II、CBCBOCEO很小,可忽略;电流与分配基极IICE=电流之比!线性电子13(4)放大工作原理IICB基极电流IB对集电极电流IC电流控制线性控制!电流器件IICE放大原理:实现小电流输入控制大电流输出;换个角度看

7、,利用发射极正偏电压亦可实现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注意,此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一般不予关注!仅当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上述关系式才成立!通用模型?一般偏置条件下,三极管的各种不同状态如何分析?线性电子14三.Ebers-Moll数学模型基本思路:将发射结和集电结视作两个背靠背的PN结二极管.受控电流源:表达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RRIIEbers-Moll方程FFEIEICCIEfVBE,VBCIFIRIBICfVBC,VBEBVVBEBC受控电流:反映了穿透基区的多子形成的电流!线性电子(1)数学模型二极管数学方程:RR

8、IIFFVVIIeBET1FESEIEICCVVIIeBCT1RCSIFIRI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