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

ID:52932354

大小:554.18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2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_第1页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_第2页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_第3页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_第4页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纳米科学与技术论坛多光子晶体耦合波导的解耦合特性于天宝1,2,廖清华2,周海峰1,江晓清1,王明华1(1.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杭州310027;2.南昌大学物理系,南昌330047)摘要:将多个光子晶体耦合波导视为多模耦合系统,采用导模传输法,分析了各波导之间出现解耦合的条件。耦合系统的各本征导模能近于简并,近简并频率区的光功率由于解耦合被局限在输入方向。解耦合频率区不随耦合波导数目变化而发生变化。关键词:光子晶体波导,解耦合,简并原位AFM调查自组装嵌段共聚物纳米孔薄膜的可逆pH刺激响应王赪胤,冒银道,王德艳,

2、胡效亚(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摘要:以小水滴为模版,在潮湿的空气中,通过聚苯乙烯-嵌段-聚丙烯酸(PS–b–PAA)分子自组装制备了纳米多孔薄膜。通过原位AFM图像扫描调查了该纳米多孔薄膜在不同的pH值缓冲溶液中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变化,表明该薄膜在pH值为2.4–9.2的缓冲溶液中,纳米孔直径发生可逆的变化。使用一个“两步法”机理讨论了膜微结构刺的激响应动力学。通过视频接触角(OCA)观察到薄膜表面的对水的润湿性能从疏水性变化到超级亲水性。该研究的目标是发展一种新型具有可pH调控的纳米多孔功能材料。关键词

3、:原子力显微镜;聚苯乙烯-嵌段-聚丙烯酸;膜;刺激响应;嵌段共聚物墨鱼骨有机质中金纳米颗粒的自发形成和组装贾雪平,钱卫平(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摘要:本文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在没有任何其他还原剂和稳定剂的情况下,于墨鱼骨有机质中自发形成并组装了金纳米颗粒。在环境温度下(30℃),将墨鱼骨有机质在氯金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于纯水中静置七天,可使金纳米颗粒还原并组装于墨鱼骨有机质中,得到一种含金免支撑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材料为紫红色,吸收峰波长在535nm左右,保留了墨鱼

4、骨房架中的大孔结构,具有较高的表面积。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金纳米粒子在有机质上分布均匀。本研究的亮点在于,墨鱼骨有机质可同时用作金纳米粒子的还原剂、稳定剂和组装的载体,实验中所采用化学试剂低毒,操作简易,产物保留了墨鱼骨的大孔结构。关键词:墨鱼骨有机质;金纳米颗粒;自发合成;组装壳聚糖修饰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伴刀豆球蛋白的吸附车爱馥黄小军徐志康*(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摘要:以碳二亚胺为偶联剂,将壳聚糖固定到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纳米纤维表面。分别采用荧光

5、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了壳聚糖修饰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电纺纳米纤维与荧光标记伴刀豆球蛋白(FL-ConA)之间的亲和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电纺纳米纤维对FL-ConA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且壳聚糖固定化率越高,吸附的ConA量也越多。利用D-葡萄糖与ConA之间特异性识别作用,可以将吸附的ConA清洗下来,脱吸附率可达40%左右。因此,利用可逆吸附-脱吸附作用可以将壳聚糖修饰电纺纳米纤维用于伴刀豆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关键词: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壳聚糖,纳米纤维,伴刀豆球蛋白微乳液法制备a轴取向的纳米Zn

6、O薄膜汪嘉恒1,张利强1,代乐1,牛盾2,祁阳*1(1.东北大学理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沈阳110004;2.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沈阳110004)摘要:利用微乳液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具有a轴取向的ZnO薄膜。前驱溶液以乙酸锌为原料,在环己烷、CTAB、异丙醇和水的反胶束微乳液体系中形成,并通过旋转涂膜法使之在玻璃衬底上均匀铺开,经过500℃的烧结得到ZnO薄膜。薄膜的形貌、结构特征及光学特性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薄膜由许多片状纳米ZnO颗粒构

7、成,具有a轴择优取向。通过对ZnO晶格结构的分析认为,薄膜的这种取向特征是ZnO的c轴极性晶面和非极性玻璃衬底之间排斥作用的结果。关键字:ZnO;薄膜;微乳液;a轴取向纳米技术在相变储热领域的应用李建立,薛平(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微胶囊相变材料粒径较大,耐热性、致密性和强度较差,使用中会出现囊壁破裂、堵塞循环泵孔道等问题;微米级定形相变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不高,使用中会发生液相渗出、热物理性质退化等问题。纳米胶囊相变材料壁材致密、耐热温度和机械强度较高,其大的比表面积可显著提高储/放热速率;纳

8、米复合相变材料潜热大,界面结合牢固、力学性能好,能避免液相渗漏,使用效果好。纳米金属、合金、氧化物等与同类粗晶材料相比,熔点较低、比热较大、光热转换效率高,可直接用作高温相变材料。纳米技术用于相变储热领域可改善相变材料性能、增加高温相变材料种类、拓展应用范围。关键词:相变储热;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纳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