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

ID:52933006

大小:329.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_第1页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_第2页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_第3页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_第4页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曩321长江穿越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高涛(中国石油管道储运公司南京输油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油气储运行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利用管道输送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和各类石化副产品成为各石化企业的必然选择。金陵石化与扬子石化两大公司间的互供管道建设项目就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充分发挥管道输送优势.提高集团公司综合效率,实现区域资源优化的具体步骤。一、项目概况根据中石化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把南京地区建成其主要的炼油基地(炼油能力超过2100><10tt/a)和化工基地(乙烯生产超过130

2、X10‘t/a)。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长江南北两岸之间的炼油.化工资源优化和原料互供将进一步加强,建成金陵一扬子原料互供管道,为南京地区石化企业的资源优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见图1),互供管道除了满足金陵、扬子两大公司的资源共享外,还将为南京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托条件。圈1金度一赞矛舔辩互供臂线走向田322全墨油气储运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簟目前正在开工建设中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和德国巴斯夫公司重大合资项目,扬一巴工程的原料供应合同中,也明确承诺由金陵公司为扬.巴工程提供90%以JZ(160X10·~1

3、70X10tt/a)优质的乙烯原料。二、穿江断面的选择长江曾经是管道铺设的天然障碍,20多年前的鲁沪输油管道就因长江而止步(后更名为鲁宁输油管道),在成功引进和消化水平定向钻技术之后,鲁宁输油管道的延伸线,仪征~南京输油管道于2002年上半年顺利建成,在长江三江口地区成功穿越≯406mm和≠508mm两条过江管道。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下擗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踏勘,提出了三个比选方案:第一方案为八卦洲方案,即先穿长江南汉河到八卦洲,再穿北汉河到江北岸}第二方案为周家山方案,拟从八卦洲尾1.8km处的周家山穿越长江主河道

4、;第三方案为炼油厂方案,穿江地点选择在南京炼油厂6号码头的延伸带。长江下游局应用实测水文、河道资料分析了三个比选方案的河势演化过程、穿越断面的河床变化、岸线及深泓线变化、河床演变趋势及长江穿越断面的稳定性。三个比选断面同属于长江南京河段的八卦洲汉道和龙潭水道。理想的穿越断面应同时具备相对稳定的河床边界、较平缓的水流和摆动较小的深泓线、较窄的河宽、坚固的堤防工程、详细的地质资料。长江南京河段的龙潭水道是互供管线穿越长江的必经之路。龙潭水道上起八卦洲尾,下迄三江口,全长23km。20世纪70年代西坝护岸后,形成了西坝、陡

5、山一对控制龙潭水道的节点。纵观河势变化,龙潭水道是由顺直河道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大弯道的。1952~1970年龙潭水道演变剧烈。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护岸工程及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集资工程,上游八卦洲汉道及西坝得到进一步的整治,龙潭水遭护岸坡得到进一步加固或延长。1985年以后龙潭水道河势渐趋稳定,由此说明护岸工程对龙潭水道河势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连续经历了1995年、1996年和1998年三次大洪水的考验。虽有局部崩窝出现,但没有危及整个龙潭水道的河势稳定。综合三个预选穿越断面的河势稳定性比较,尽管炼油厂

6、6号码头方案0m河宽较大(黄海高程),但炼油厂穿越断面位于龙潭水道上弯道与下弯道之闻的过渡段,河道宽浅,主流位于偏南岸的江中,水流相对分散。因此,多年来南北岸线冲淤变化不大,岸线在自然情况下相对稳定。南岸在位于厂区范围内.易于与陆域现有工艺管网连接。在长江下游局提供的河势分析报告中推荐优先考虑6号码头穿越方案。三、对预选断面的地质评价针对长江穿越断面的选择需要进行河势分析和防洪分析,了解两岸堤防历年建设的情况,同时也必须掭观断面的地质构遣是否支持水平定向钻施工。姆此,管道凌诗院委托南京勘察工程公司进行了拟舅越断面的地

7、质钻探勘察。勘察目的为:确定基岩埋深及地下风他燎酶I陛;橱步叠蟪攒穿格区墙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土层分长江穿麓工程的技术准备与实施步骤323布情况,对河床的稳定性做出评价。钻探共在江中布孔4个,钻进最深62.0m,最浅53.0m(包括水深)。南北两岸各布孔1个,孔深40.0m。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拟穿越断面横穿长江主航道,北岸紧靠南京油港锚地上游侧。其水下地形呈南浅北深趋势,地貌单元为长江河床。上部为冲淤积地层,下部为像罗纪象山砂砾岩。根据勘察报告,断面的地质构造从地表的杂土层、寨填土层到中等风化砂岩(基岩层以下的地质

8、结构对定向钻穿越没有实际意义)共分为十层,其中8.1层的细砂和8-2层的中细砂位于(一25)~(--49)m之间,这两个地质构造呈饱和、中密或密实状态,分别含云母碎片和石英砂砾,分布较均匀,工程性质良好,而且水下位置深度适中。是水平定向钻通过的良好地层。到第9层和第10层的强风化砂砾和中等强度砂岩虽然工程性质尚好,但地质强度和密度加大,不利于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