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

ID:5293946

大小:316.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7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_第1页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_第2页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_第3页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_第4页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_理_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_基于比较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2期比较教育研究No.12,2009(总第239期)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GeneralNo.239●学术争鸣①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基于比较的视角丁邦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8)[摘要]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均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但它们分别来自西方两种不同的教育文化传统———教学论植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教育文化传统,而课程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理论)则来自美国及英国的

2、教育文化传统。我国教学论与课程论学者长期误读了源自西方两种不同的教育文化传统,致使关于教学论和课程论关系的争论陷入了误区与僵局。走出这一误区和打破这一僵局需要从这两门教育学科所赖以产生的不同的教育文化传统来重新认识它们,比较它们和研究它们,并在理解它们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和课程论。[关键词]教学论;教学理论;课程论;教育文化传统;误读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9)12-0044-07教学论(Didact

3、ics)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它与它们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学理论(TheoryofInstruction)一样吗?它与课程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论(CurriculumStudies)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长期以和课程论。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一般都把教学论当成教学理一、教学论≠教学理论论,虽然这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很大区别。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均是西方现代性的产物,但要厘清教学论与课程论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教学论是一门源于欧洲教育文化传统、尤其是植系,首先需要区分教学论

4、与教学理论,因为前者源根于德国教育文化传统的教育学科,而课程论(以于以德国为主的欧陆国家的教育文化传统,而后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理论)则主要兴起于美国及英者和课程论则植根于美国及英国的教育文化传国的教育文化传统。我国教学论与课程论学者长统。我国许多教育学者一般都把教学论与教学理期误读了源自西方两种不同的教育文化传统,致论不加以区别,结果在讨论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使关于教学(理)论和课程论关系的争论陷入了误系时把教学理论也牵扯进去,其实美国并没有教区与僵局。走出这一误区和打破这一僵局需要从学论而只有课程论及其下

5、位的教学理论。这两门教育学科所赖以产生的不同教育文化传统例如《教学论稿》一书中援引凯洛夫主编的来重新认识它们,比较它们和研究它们,并在理解《教育学》里的话为依据,指出:“教学论或教学理①本文初稿承蒙顾明远先生和王长纯先生拨冗修改,特此致谢!作者简介:丁邦平(1960-),男,安徽怀宁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44—No.12.2009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GeneralNo.239ComparativeEduc

6、ationReview(总第239期)论,英语为Didactics(又称TheoryofInstruction),父”的泰勒,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里俄语为дидактика;均来源于希腊文δυδατυco,即的“教学”(原文为Instruction)是与课程紧密联系[1]在一起的,是课程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布‘我教’的意思。”这段引文对Didactics与TheoryofInstruction未加以区分,因此,在汉语中也就把鲁纳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研究了学科结构教学论与教学理论

7、等同起来了。《20世纪西方教育课程理论,与之相应的教学理论与其认知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与反思》一书同样也没有把教学论与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教学理论加以区分。该书在第五章“应用性教育学假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果真是一回事的话,科的崛起”首先讨论了“教学论”(TheoryofTeach-那么美国教育学者对前者按理说不应当陌生。可ing,Didaktik),认为“夸美纽斯以后的许多教育家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教育学者才第也在教学论研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洛克、一次与德国及北欧国家的教学论学者进行学术对裴斯

8、泰洛齐、赫尔巴特、威尔曼、杜威等”。[2]从括号话,才算正式遭遇了教学论。说是“第一次”或许并里使用的英文名称看,这本书也把教学理论当成不准确,因为19世纪下半叶许多负笈德国的美国了教学论。该书列出的教育家名单中把英国的洛教育学者早已把包括教学论在内的德国教育学说克和美国的杜威都说成是对“教学论”做出了贡引进到美国,甚至在1895年还成立了全国赫尔巴献,可见是把教学理论与教学论混为一谈了。《教特学会(此前在1892年成立了赫尔巴特俱乐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