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

ID:52943756

大小:389.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2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2期同 位 素Vol.14No.22001年5月JournalofIsotopesMay2001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蒋宁一(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摘要:概述了目前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一些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在治疗骨转移癌方面的作用机理、特性、使用方法、临床评价及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今后如何在基础与临床应用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疗效中图分类号:R81718;R97911;R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512(2001)0220107208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

2、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尸检表明85%的癌症患者伴有骨转移,前列腺[1,2]癌、乳癌和肺部癌症患者的骨转移可达80%以上。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后,可导致顽固性骨疼痛、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高血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止痛并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目前骨转移癌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外放射治疗、激素疗法、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及中药治疗。其中放射性核素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疗效较好的一种新方法,得到许多临床医生的认可和肯定。随着核医学的不断发展,这种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得以推广和普及。国内许多医院均开展了这项工作,广东省调查结果表明约90%

3、的核医学科开展了此项目。1 治疗机理骨转移癌是由于原发肿瘤经由血液、淋巴系统等途径,侵犯到骨骼的不同部位所致。肿瘤转移性骨痛可因肿瘤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刺激或细胞浸润、蔓延至神经支配丰富的骨膜所致;也可因肿瘤的机械性压迫引起骨组织变薄所致;此外还可因肿瘤从骨组织扩散至神经组织所致。骨癌病灶部位炎症反应,其化学物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可以激活致敏关节感觉招致疼[2~4]痛加剧。若转移灶巨大,骨质破坏增加也会造成骨痛。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疼痛的可能机理有:①癌变骨组织受B粒子辐射效应使肿瘤组织对神经压迫减轻;②射线对细胞作用影响抑制分泌传递疼痛的痛感化学物质;③淋巴细胞分泌各种

4、细胞分裂激动素可以调节疼痛作用,[5~7]肿瘤部位淋巴细胞死亡是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另外,膦酸盐类化合物沉积在成骨细胞活跃区对缓解疼痛也起到一定作用。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作用是综合性、多因素的,确切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收稿日期:2000208215;修回日期:2001201203作者简介:蒋宁一(1954~),男(汉族),湖南人,教授,临床核医学专业108同 位 素                 第14卷 2 医用放射性核素3289153186188目前,临床用于骨转移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有P、Sr、Sm、Re和Re等,其具体特性列于表1。这些放射性核素均有某些共同

5、的特性。首先,它们通过元素本身的特性或通过相关配体的化学特性渗入到骨组织。其次,辐射治疗作用是带电粒子(B射线),而不是伴随的C辐射。后者可用于核医学成像。与正常骨相比,这些放射性核素渗入代谢活跃的骨转移病灶较多。表1 几种治疗骨转移癌的常用放射性核素及其特性放射性核素半衰期B射线能量öMeV射程ömm32P14.2d1.718.089Sr50.6d1.496.790Y2.7d2.2711.0117Snm13.6d0.130.3153Sm46.3h0.813.4186Re3.8d1.074.7188Re16.7h2.123.02.1 放射性药物的理想特性2.1.1半衰期 放

6、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决定着治疗起始剂量率和放射性总量。大的起始剂量率可更有效地杀死细胞,但是恶性细胞的毁坏与正常细胞恢复的比例可能会更小。半衰期太长会造成对患者呕吐物或早期死亡尸体处理困难等严重问题;半衰期太短则有运输和贮存时间的问题,并且需要加大治疗的放射性总量,这样又增加了对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辐射剂量。另外,反复给药的时间间隔缩短可能会引起滴定剂量反应。2.1.2 发射光子 伴随有合适能量的发射光子的放射性药物在治疗同时能进行显像,在监测患者体内放射性药物的分布并估测吸收剂量方面是一个重要优点,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对工作人员及其家人的辐射源,这在探讨放射性核素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

7、问题。89322.1.3发射电子 最早应用于骨恶性肿瘤治疗的放射性核素Sr和P均发射高能量B射线,这些射线可穿入骨髓腔并可能会引起骨髓毒性的增加,因此应寻找一种发射较低能量电子射线的核素,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降低骨髓毒性。目前认为最佳能量范围是为0.8~2.0MeV;在组织内射程小于1cm。2.1.4 其它因素 其它要考虑的因素有:易制备、体内体外的稳定性、贮存时间和费用等。能用核反应堆制备的核素通常要便宜些。易制备和费用依赖于核反应及随后制备所需的放射化学处理。2.2 使用方法正确掌握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