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

ID:52946748

大小:8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2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_第1页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_第2页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_第3页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_第4页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卷第1期研究与发展管理Vol.25No2013年2月R&DMANAGEMENT凡b.2013文章编号:1以又一8308(2013)01一0073一9新能源技术领域专利质量研究)以风能和太阳能技术为例张古鹏.,陈向东.(1.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19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5X刃83)摘要:本文以中国1985一209年间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专利权延续时间长度作为专利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外研发单位间,以及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专利质量的差异.

2、结果显示:中国与外国申请人的专利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国本土各类研发单位中,企业申请的专利拥有较高的质量,个人申请的专利质量水平尽管不如企业,但与中国研究机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还使用参数生存分析模型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发单位拥有较大的研发规模有助于专利质量的提高,这说明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更容易产生于大型企业中;尽管在风能领域作用不显著,但单位间进行合作研发显然有助于提高太阳能领域专利质量.关键词:发明专利;新能源;风能;太阳能;专利质量中图分类号:F406;G306文献

3、标识码:A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传统能源的不可持续性问题日渐凸显,高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使得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日益加大,鉴于此,以低碳排放和可再生为特征的新能源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5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6中明确将新能源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川一般认为,新能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仅会造成少量污染,属于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燃料等都可划人新能源的范畴fZ2.中国新能源专利数量和新能源专利占

4、能源专利比重在1990一2008年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f.!.随着新能源研发投人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已在该领域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知识产权f42.然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专利的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原材料还不能自主化生产,不仅使中国新能源设备中的大量利润流失,而且导致产品关键部件严重依赖外国进口,严重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l.8.新能源产业要发展壮大,关键是技术突破,中国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

5、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太阳能无晶硅薄膜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沉积技术!物理气相沉积(PVD)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沉积(PEcv功等技术仍依靠国外引进;风能发电方面,中国目前只能够生产最大3兆瓦风能发电机,较发达国家的5兆瓦还存在相当差距.此外,中国对自动控制技术还掌握得不够,一些关键部件如大型轴承仍依赖进口川.可见,尽管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已具备一定研发规模,但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技术内涵巫待提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已有研究大多限于使用宏观数据比较中国与外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水平差距,关于

6、研发质量差距方面的研究则不多.通过对比研发质量方面的差异,可以对中外技术水平的差距有更深人的了解,并对中国各类研发团体的创新能力有更深人的把握,从而使政府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时充分考虑研发团体的科研质量水平,侧重支持研发质量较高的研发团体,并为提升新能源产业收稿日期:2011一7一7;修改日期:2012习7一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专利价值分布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新兴技术资源发展的启尔研究0(71173(j)9).作者简介:张古鹏(1982一),男,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区

7、域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第25卷科技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1有关专利质量的相关研究关于组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评价的文献有很多.张国良和陈宏民!/1对组织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总结,并依托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的创新评价研究设计了课题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施星国等[.2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有的学者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进行综合评价78一l0],有的则仅关注研发产出,尤其是研发的直接成果)专利[0一,,2.当前对组织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不足之

8、处是缺少关于创新质量的评价.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及其衡量创新活动的可靠性70一,,2,目前学者多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创新能力的最主要评价指标,但李习保f.6丁对专利数量与创新绩效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进行创新绩效评价时,专利/质量0也是一个应当予以考虑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专利数据的限制,少有学者真正从专利质量人手研究区域创新能力问题.朱雪忠等[0]从专利维持时间长度的角度讨论专利质量,该方法对于中国专利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于专利质量的评价,国外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