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

ID:52951200

大小:244.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3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_第1页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_第2页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_第3页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_第4页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期科学学研究Vo.l29No.12011年1月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Jan.2011文章编号:1003-2053(2011)01-0154-07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以长城汽车为例12薛捷,张振刚(1.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1)摘要:破坏性创新为新进企业冲击和侵入在位企业的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作为轿车领域的新进者,面临着领先的合资品牌轿车的激烈竞争,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轿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

2、企业,其创新战略符合破坏性创新的特征。通过对于长城汽车的案例研究,分析了长城汽车轿车产品的特点、破坏性创新的思路以及产品的市场侵入模式,对于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关键词:低端破坏性创新;边缘市场破坏性创新;市场侵入模式;长城汽车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Christensen所提出的破坏性创新成为现实中具生产、制造上并没有与合资品牌企业拼高精尖的轿有战略重要性的一种技术创新的类型,破坏性创新车生产制造技术与工艺,而是认真分析国内的市场可能会破坏现有的市场联系并对在位企业(incum需求,以一系列特点鲜明、风格

3、迥异、价格便宜的小bentfirms)带来严重威胁,其也成为新进企业(en型轿车首先进入小型车这一轿车市场的低端,进而trants)在拓展和发展新的市场、提供新的功能性方谋取更大的进步。长城汽车的轿车发展战略完全符[1]面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Christensen的研究的一合破坏性创新的思想,因此,本文以长城汽车作为案个主要观点就在于破坏性创新最终会成长到主导市例,基于其小型轿车的产品特点,对其破坏性创新和场的地步,许晓明等则认为一旦新进企业率先进入市场侵入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破坏性创新新市场,就可以彻底改写竞争规则,迫使在位企业实理论在中国的

4、发展提供一些实证证据,同时也为破[2]施以破坏性创新为起点的战略更迭。Danneels总坏性创新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提供一些现实启示。结了现有的关于破坏性创新的理论,并指出破坏性创新往往会跟新进者对于在位者的取代联系在一1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与类型[3]起!。苏启林认为基于破坏性创新开发庞大的非消费市场是中国产业成长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依1.1破坏性创新的概念赖廉价劳动力起步的中国制造!模式从亦步亦趋Christensen等人将破坏性创新定义为是一种不[4]的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现实途径。由此,破会为主流市场中的消费者所用的创新,可以通过为坏性创新理论的

5、提出也为我们分析中国自主品牌轿非消费者(non-consumers)提供新的性能特征来创车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轿车生产制造新的市场,也可以为现有市场的低端消费者提供[5]造领域,中国企业是毫无疑问的后进者,虽然国内大更多的便利或者更低的价格。国内学者陈继祥量的汽车企业通过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的形式进入等认为破坏性创新是开拓新的技术、产品、服务、过到这一领域,但是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依然较为缓程或商业模式,使企业改变其原有的竞争规则,因而[6]慢,市场影响力较低。长城汽车作为一家民营汽车也转变了现有市场的需求,许晓明等则认为破坏企业,从2007年

6、起就进入到了轿车市场,在轿车的性创新的本质在于改写企业适应环境的生存法则,收稿日期:2009-06-28;修回日期:2010-10-11作者简介:薛捷(1979-)男,湖北荆门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区域创新系统,知识管理。张振刚(1963-)男,广东南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战略管理,区域创新系统。第1期薛捷张振刚: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破坏性创新研究∀155∀企业实施这种战略的朴素愿望和现实目的就是要败。对于特征(5)来说,其并不是必然的,因为破坏[2]活得了、活得好、活得久!。创新的破坏性与

7、创性创新并不总是意味着新进者或者新出现的业务会新的根本性或者能力摧毁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与取代现有的或者传统的业务,当然,破坏者!也不已有的创新类型相比其通过界定一个新的性能维度一定都是新创企业。Schmidt和Druehl认为一项成来定义了一种新的性能轨迹。正如Adner所说的,功的破坏性创新会对现有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但破坏性技术(disruptivetechnologies)引进了一个与创新者不一定会完全的取代在位企业!,在很多情[9]主流技术不同的性能包(performancepackage),并且形中,在位企业!也可以扮演破坏者的角色。在对于

8、主流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性能维度上要劣于主1.3破坏性创新的类型[7]流技术。正因为如此,在破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