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

ID:52957098

大小:327.7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3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_第1页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_第2页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_第3页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_第4页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3275-2018 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艾草.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120.10C38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275—2018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艾草RulesforCultivationTechniques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Artemisiaargyi文稿版次选择2018-12-29发布2019-01-29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3275—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清山艾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清山艾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明

2、光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安徽井泉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明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明光市植保植检站。本标准起草人:胡业功、周福红、魏升、詹绍跃、刘廷府、刘成江、王厚平、邢广余、方吉军、李可持、张发杰、朱国美、高正宝、赵怀瑾、郑冬梅、蒋浩永、冯永军。IDB34/T3275—2018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艾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艾草栽培技术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采收。本标准适用于艾草栽培和采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3、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4选地整地4.1选地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4.2整地耕深25cm以上,深耕后细耙2遍。4.3施肥4.3.1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基肥,轻追肥的原则。4.3.

4、2基肥22施腐熟有机农家肥2000kg~3000kg/667m,或者45%商品有机肥100kg/667m,或者45%2(20-10-15)配方肥25~35kg/667m。4.3.3追肥1DB34/T3275—20182苗高20cm~30cm,雨天撒施尿素或45%N-P-K(20-10-15)配方肥5kg~7.5kg/667m,肥料使用符合NY/T496和NY525的规定。4.4做畦畦宽一般4m~5m,开好畦沟,沟深20cm~25cm、沟宽30cm~40cm,四周开好围沟,沟深50cm~60cm、沟宽50cm~60cm。5繁殖方式5.1种苗繁

5、殖种苗生产主要有艾根繁殖与分株繁殖两种方式。5.2繁殖时间秋冬季或春季。5.3艾根繁殖每年秋冬季艾根切割成5cm~10cm长小段,按间隔15cm~20cm,深度10cm~15cm,行株距45cm×20cm,深度15cm~20cm栽植,浇透水,土盖实。5.4分株繁殖每年3月~4月,由根茎生长出的幼苗高15cm~20cm时,按照行株距45cm×20cm,密度0.72万株/667m栽植深度5cm~7cm,要浇透水,土盖实。6田间管理6.1除草6.1.1除草时间分为栽植前10d~15d土壤封闭除草与苗后茎叶除草。6.1.2除草方式6.1.2.1化学

6、除草22土壤封闭: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g/667m兑水40kg/667m喷雾除草。2苗后茎叶除草:当日平均气温达到9~10℃时,用10.8%精喹禾灵60ml/667m加56%2甲4氯钠222粉剂30g/667m复配剂兑水40kg/667m喷雾,或用10%草胺磷水剂100~150ml/667m兑水402kg/667m喷雾除草。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6.1.2.2人工除草对于阔叶杂草及部分化学除草不尽的要人工及时拔除。6.2防旱排渍2DB34/T3275—2018根据天气预报,结合土壤情,及时做好抗旱

7、和排涝工作。7采收7.1采收时间艾叶一年收获3茬,第1茬收获期为5月中下旬,第二茬8月上中旬,第三茬下霜前后。7.2采收方法选择晴天及时收割,晒干或低温烘干含水量至25%以下,打包存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