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

ID:5296350

大小:193.3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_第1页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才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对印度文化的探索丛虔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印度之行》是福斯特在1912年至1913年间首次印度之旅之后,1922年再次选择印度生活后而创作的作品。作为布卢姆茨伯里派代表人物,福斯特的人文思想在印度文化中找到了共鸣,在作品中他寻求到了灵魂的土壤,小说的创作是福斯特理解印度文化的体验之旅。关键词:布卢姆茨伯里派;契合;印度文化布卢姆茨伯里学派是1906年至20世纪3O年代在伦摩根·福斯特等。布卢姆茨伯里派学派崇尚人与人之间的敦布鲁姆斯伯里区定期举行活动的一个文人团体。主要代爱,人身的自由

2、以及自我的追求不受任何事物或人的束缚表人物有维吉尼亚·伍尔夫,伦那德·伍尔夫和爱德华·与羁绊。因此有着松散自由,感性与抗争性的特点。不了解的远古时代为自己制定的指导原则中找到这一意志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表现,也就是说,我恢复了对上帝,对道德完善,对表2008丘现了生命意义传统的信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345)。参考文献:由此可见,信仰归根结底有着深刻的现实诉求,不管是是[1]Kierkegaard,Soren.AlastairHannay(Tram).Either/对“上帝”还是祖先

3、,抑或图腾,信仰始终是人找寻自身Or.PenguinBooksLtd,London,1992.存在的一个途径。但是在“上帝”那里,人能直面死亡这[21索伦·克尔凯郭尔著,封宗信译:《非此即彼》,一人生的终极目标,从而使灵魂归化,升华,融入无限。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纵观托尔斯泰的一生,其悲剧之美,生存之美甚至[31列夫·托尔斯泰著,安东,南风译:《复活》,上于矛盾之美无不构成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每一个生命片海译文出版社,2001段。可以说涅赫柳多夫就是作者自身的生命写照,二者都【4J汝信:《看哪,克尔凯郭尔这个人

4、》,河南大学试图通过宗教来解释存在,通过与上帝的联接企图达到与出版社,2008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这种悲剧式的努力不能不说是[5]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种关注自身存在的方式,从上帝那里了解了自身的唯一2008性,并且在精神上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6l《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结论:1989涅赫柳多夫这一艺术形象的性格发展过程,完整地经戴卓萌:“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历了克尔凯郭尔所提出的存在三境界,这种性格发展模式意识”,《外语学刊》,2005年第2期。并

5、非是涅赫柳多夫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明显地受到【8]刁淑琴:“灵魂的荡涤精神的复活——从《复活》了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俄国贵族中读到的列夫·托尔斯泰”,《大家》,2010年第8期。的分化瓦解。尽管时代造就了悲剧,但托氏本人却也用另刘慧姝:“个体生存的间接沟通——克尔凯郭尔一种方式造就了自己的存在,正如其笔下的人物一样,安审美思想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德烈的牺牲、安娜的死、涅赫柳多夫的“复活”,都是作2012年第4期者试图用同一种方式,从不同的生命状态里为个人寻找存f10]孟繁

6、红:“浅析宗教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托氏死亡在价值的体现。由此,也实现自己存在的“终极目标”。观”,《北方文学》,2011年¨月刊。注释:[11】索伦·克尔凯郭尔著,严佳,龚仁贵等译:《或f11转引自汝信:《看哪,克尔凯郭尔这个人》,河此或彼》上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2页。【121涂丽平:“论克尔凯郭尔的直接性情欲的三阶段『21关于克尔凯郭尔的这一思想观点(threespheresof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9卷第1期,2012humanexistence),国内有不同的译

7、法:“人生三阶段、年1月。“存在三境界等,本文中,笔者统一呆用“存在三境界”【131王齐:“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境界论,《江苏行来指代这一思想理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也曾精妙地以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14】王齐:“克尔凯郭尔之为存在主义先驱’的再顿悟。细细品味,尽管两人的思想千差万别,但在人生存审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在问题上却也有融汇之处。【15】文聘元:《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吉林出版集【31引自高继海:《克尔凯郭尔的美学观》,《解

8、放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2卷第4期,2009年7月。作者简介:陈春雨,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41参考徐志伟主编的《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中“2O外国文学。·780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bfwxbib@163.com——外国文学作为布卢姆茨伯里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福斯特是人文英雄,鬼神,自然界的万物。不是每一个来到印度的人都主义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