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

ID:52972265

大小:417.9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5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_第1页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_第2页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_第3页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_第4页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知识观三种自主创新模式实证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4期科学学研究Vol.28No.42010年4月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Apr.2010文章编号:1003-2053(2010)04-0626-09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杨燕,高山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定义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深入比较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缺乏对它们特征差异的具体而深入的讨论。从基于知识的观点出发,在知识的三个维度上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的不同影响进

2、行探讨,提出相关假设,并用270家企业的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创新模式有关的知识隐性、系统性、复杂性都不同;原始性创新最倾向于从企业内部获取且对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最大;集成创新有关的知识复杂性最大,且创新成本最高。最后讨论了基于知识观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结果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关键词:自主创新模式;知识维度;创新管理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创新对于企业之间竞争动态性影响的讨论已有1.1原始性创新[1][2][3]很多,基于知识的观点作为继资源观之后的主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

3、,特别是在流观点,为创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从基于知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做出前人所没有的发现的观点出发,使用相关概念和观点对自主创新三种模或发明,推出创新成果。它不是延长一个创新周期,[5]式之间的特征进行区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而是开辟新的创新周期和掀起新的创新高潮。认为三种自主创新模式所包含的知识的内容不同,这原始性创新应该是重大项目的突破性创新,具有自种不同会影响知识从内部还是外部获取,影响创新的主知识的重大创新。这样的创新大致集中在四个领成本,以及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域:基础研究领域的

4、重大突破,高技术领域内的根本性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的自主设计与完成,管理领域[6]1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提出及内涵内重大变革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新成就。基础研究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就基础研自主创新最早由傅家骥教授提出,此后很多学究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内容来看,它一般体现为重大者给出了对自主创新的不同理解。本文基于研究需科学发现、重大理论突破和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三[4]要,选取傅家骥对于自主创新的定义。他认为,种类型。在科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这三类原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始性创新不均衡地出现

5、:在科学启蒙和科学范式形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成早期,原始性创新较多地表现为重大科学发现;伴驱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随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以重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自主创新有时也大理论突破为特征的原始性创新不断增多;在科学用来表征一国的创新特征,指不依赖外部技术引进,高度成熟、科学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阶段,将出现更[7]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开发新技术,进行技术创多的重大技术和方法的发明。新的活动。本文立足于企业,从微观视角讨论企业原始性创新的技术

6、创新源在创新主体系统(如的三种自主创新活动,不讨论宏观意义上的自主创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内部,是一种源于自主研发新,即不研究国家层面上的自主创新活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收稿日期:2009-06-30;修回日期:2009-12-11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60698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2111)作者简介:杨燕(1983-),女,山东聊城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自主创新、知识管理。高山行(1963-),男,陕西兴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知

7、识产权管理、技术竞争。第4期杨燕高山行: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627·展和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并沿既定技术轨道而发展。引进主体的技术能力和研[8]力的源泉,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及其对人类文明究开发能力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是一个反[5]进步的贡献。向技术能力积累过程,即掌握运行技术———掌握生产1.2集成创新技术和原理———掌握设计技术———掌握设计原理(形技术集成的概念最早由MarcoIansiti提出,认为成自主的R&D能力)———开发改进型产品。“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

8、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新模式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20]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R&D性能提供了形成技术后发优势。美日韩等国家的技术发展巨大推动力”,“需要选择可行而有效的技术途径把产历程表明它们也是从引进技术的使用阶段向消化技品概念转化为现实,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根据技术术的改进阶段,再向创造技术阶段逐步提升的。通应用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