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

ID:52977383

大小:310.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_第1页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_第2页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_第3页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水利水电GUANGXIWATERRESOURCES&HYDROPOWERENGINEERING2014(3)·规划与设计·小溶江水利枢纽坝址选择邓文炎(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摘要】从地形地质条件、淹没影响实物指标、施T条件、枢纽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小溶江水利枢纽上、下坝址进行综合比选,经分析后认为下坝址综合条件优于上坝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推荐下坝址方案。【关键词】坝址比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小溶江水利枢纽[中图分类号】TV2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510(2O14)O3—0018-04的比较

2、按等效益的原则进行,即在调节库容、正常1工程概况l_1J蓄水位以下库容基本相当、防洪库容相等、发电量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由漓江上游干、支基本相当的条件下,上坝址正常蓄水位270113,防洪流上的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水利枢纽工程组高水位270In,汛限水位256In;下坝址正常蓄水位成,工程以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补水为主,结合发267m,防洪高水位267m,汛限水位253.8m。电等综合利用。防洪保护对象主要为桂林市城区,2.1上坝址兼有对漓江沿岸的防洪减灾作用。工程枯水期向2.1.1地形地质条件漓江补水,是实施漓江生态环境补水的重要水源工上坝

3、址河谷为陡峻的“V”型斜向谷,河流平直,程。小溶江水利枢纽位于漓江上游一级支流小溶流向南东,平水期河水位194—195ITI,水面宽20—40江上,坝址位于灵川县三街镇南竹岭村附近的小溶ITI,水深0.5—1.0ITI;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岸坡天然坡江峡谷出口河段。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厂房、消力度45。一5O。。左坝肩山体较单薄,山头高程410113,池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67in,防洪高岸坡不整齐。右坝肩山体较为雄厚,山头高程380水位268in,总库容1.63亿113,防洪库容0.64亿131,133,岸坡比较整齐。调节库容1.39亿i

4、n’,电站装机容量16.6MW。小溶上坝址岩层基本为单斜构造,岩层倾角较缓,江水库属大(1I)型水库,属Ⅱ等工程,拦河坝采用总体产状为N15。一35。E,SE/10。一35。,走向与河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呈7O。一9O。交角,倾向下游偏左岸。一遇洪水校核。坝顶高程272in,最大坝高9O.5in。坝址河床覆盖层为松散砂卵砾石、漂石、块石等,厚度0—3nl,两岸山体陡峻,第四系残坡积覆盖2坝址比选⋯层很薄,大部基岩裸露。坝基持力岩体在河床部位南竹岭村以上的小溶江河道两岸冲沟较多,地为D。。层,坝肩部位为D:Y层。形开

5、阔,不利于拦河坝的布置;自南竹岭村以下约D层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巨厚层泥质粉沙岩2.1km为峡谷出口,峡谷出口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没夹砂岩,顶部夹灰绿色砂岩、石英砂岩。砂岩、石英有建坝的条件;自南竹岭村往下游至峡谷出口河砂岩岩体坚硬、性脆,力学强度高;泥质粉砂岩为中段,长约2.1km,河谷狭窄,两岸山体雄厚、整齐,较硬岩,随岩体中绢云母含量增高,吸水率增加,软化适合布置拦河坝,因此本次设计在该河段范围内分系数变小,力学强度降低。别选取上、下两个坝址进行比较。上坝址位于南竹Dv层上部为灰绿~灰色中厚~厚层状砂岩、岭村下游1501TI处,下坝址距离峡谷出口

6、约0.6km,粉砂岩夹灰色薄~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灰~距上坝址约1.4km。在进行坝址选择时,上、下坝址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砂岩、石英砂岩夹灰色泥质粉[收稿日期】2014—03—14[作者简介】邓文炎(1981一),男,广西兴安人,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T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利水电T程设计T作。18广西水利水电GUANGXIWATERRESOURCES&HYDROPOWERENGINEERING2014(3)砂岩、粉沙质泥岩;下部为灰绿色中厚~厚层状砂顶高程196.00Ill。岩、粉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底部夹一层厚电站为坝后式地面厂

7、房,布置在河床左岸,厂约3Ill紫红色泥质粉沙岩。地层岩性复杂,岩石力房内安装两台机组,采用两机一管供水。引水系统学性质差别较大,砂岩及石英砂岩岩体坚硬,性脆,由坝式进水口、坝内埋管、坝后背管组成。进水口力学强度高;粉沙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层岩性较布置在左岸非溢流坝段,进口高程222In。坝内埋软,力学强度低。管及坝后背管管径4ITI。主厂房(含安装问)长32.4上坝址河床部位风化浅,微风化岩体埋深小于In,宽13m,净高11.2m,主厂房内安装2台单机容15m;左、右岸坝肩岩体强风化带下限埋深5—29m,量8.3MW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安装高程1

8、91.40从岸边至坡顶深度增加。坝址处断层不发育,只在m。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上游侧厂坝间平台上,长上游出露F,、F、F等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