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

ID:52979110

大小:219.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5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1页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2页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3页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4管理施工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9月第9期强夯置换法在杂填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向华(无锡市锡山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江苏无锡214101)摘要:该文通过强夯置换法在某项目中的运用,介绍了该方法的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及方案施工结果后评价,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强夯置换法;杂填土路基;运用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4)09—0174—041.5m,水质略显黄褐色。该水质对水泥凝结的影响O前言还需做进一步论证。笔者参与建设的高铁商务区胶阳中路新建工1强夯置换法概念及方案设计程项目,

2、设计道路平面线形在ZK0+600~ZK0+760、YK0+500~YK0+800段需穿越原吼山采石场段。依鉴于压密注浆法在试验段施工中出现的问据勘察设计部门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述题,现场管理机构组织了专家会议,经讨论,专家两段地形地貌受破坏较严重,土层变化较复杂,原组否决了原设计方案,决定采用强夯置换法工艺采石场经回填后,回填至标高一般为6—7m,中间对文中所述杂填土段进行路基处理。根据《建筑地局部为水坑,坑底标高约2m,右幅(YK0+600~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所谓强夯置换法YK0+800)上部为土堆,地势

3、较高,标高一般约为是指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15~18m(相对回填高度约10m),现状填土为其它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场地基坑开挖土,回填时间1a以内,成分以粘性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土含建筑垃圾(碎砖、水泥块),局部为碎桩等,上结合专家会议意见,设计单位变更了原施工部零星有生活垃圾堆。图设计,最终确定了如下杂填土路基强夯施工设根据原施工图设计,此两段采石坑杂填土段采计方案:用压密注浆软基施工工艺,通过对ZK0+600~(1)首先在左右幅之间及左幅路基外侧设降水ZK0+700段施工过程的控制和

4、监测,现场管理机构措施,抽取采石坑底部蓄水(尽量降低地下水位),发现了以下问题:以保证强夯效果。(1)通过对压浆过程的全过程观测,不同桩位(2)左幅ZK0+600~ZK0+750路段采用50cm厚在大致相同的深度,压力表的示值始终无法处在碎石强夯置换,强夯范围至路基坡脚向外3m;右一个相对稳定的窄压力区间,压力示值最大值达幅YK0+505一YK0+790路段及右幅与山体之间路段,到0.6MPa,部分压浆管下沉阻力很小的桩位,压首先将现状高出原地面约9m的杂填土挖除7m,利浆时压力表示值小于0.2MPa。用该部分挖方作为左右幅之间绿化带内

5、绿化用土(2)尽管采取了先外围,后内部,相邻桩位跳(压实度≥87%),然后也采用50cm的碎石强夯置打等成桩措施,但水泥浆外溢(冒)等现象依然十换,强夯范围:北侧至内侧土路肩边线向北30m,分突出。南至吼山山体。(3)完成注浆施工的段落,通过对成型反压层(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提供的强夯的外观目测,表面无明显隆起等变形。施工机械参数,单击夯击能按3000kN·m设计,夯(4)通过对路基外侧边缘实际挖探的深坑观锤重为1.9t,落距16rn;强夯置换墩体采用0.5m察,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目测仅距反压层顶约厚碎石,粒径大于30cm颗

6、粒不宜超过全重的30%,墩间距可采用夯锤直径的2.5倍;采用梅花收稿日期:2014—04—28桩布置。施工时由外向内首先将50cm碎石夯人地作者简介:向华(1978一),男,江苏无锡人,工程师,从事交通、面,第一次完成后约7d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2014年9月第9期城市道桥与防洪管理施工175土体无明显下沉(差最后两击沉降量≤200m强m)为止至3强一夯一置换川方不案实施。3.1降水2强夯置换法施工步骤及流程要保证强夯施工效果,降水是重要的保证措2.1强夯置换法施工步骤施之一。结合该项目填土的现状,填土时间短

7、、填强夯置换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筑材料杂且含有建筑圬工材料,因此,该项目采用(1)清理并平整施工现场,铺设一层厚度为50cm了管井降水方案。管井成井采用了带活瓣桩尖的碎石施工垫层。钢管振动成井,内衬梅花开孔并做好反滤措施的(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UPVC管,管径300em,井深达到原采石坑底,沿(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路基坡脚范围外3m,间距10m布置,其中左幅路(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基两侧布置,右幅沿远离山脚的路基外侧布置。成(5)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井后采用潜水泵抽水,连续降水时间7d后,

8、井内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24h基本无积水,即开始强夯施工,在路基填土施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工完成前,保证降水持续进行。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