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

ID:52986776

大小:344.5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4-08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_第1页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_第2页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_第3页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_第4页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B以意逆志知人论世.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怎样读懂一首诗?诗歌2《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古典诗歌一.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诗歌4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1、忧国忧民: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

2、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牧《过华清宫》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真把杭州作汴州。”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2、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陆游《书愤》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年华

3、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63、思乡怀人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歌74、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

4、》、孟浩然《过故人庄》厌恶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5、感时伤逝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二.全面评析诗歌的思想内容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5、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二.全面评析诗歌的思想内容3、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

6、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4、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二.全面评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三.怎样读懂一首诗?第一步,初步了解-----------四看1.看题目——了解吟诵对象2.看作者——知人论世,时代/生平/

7、思想/风格/流派3.看注释——写作背景/意图/隐含信息4.看关键词——名词表示意象,形容词表示情感,动词跟手法/主旨有关。分两层,前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第二步,全面把握----四问1.写了什么景?------意象,要看名词。2.用了什么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手法3.法有什么用?------各类手法的作用以及语言的作用4.抒了什么情?------思想内容(忧国/建功/思乡/离愁/生活)要注意形容词,如“愁”“悲”“凉”“喜”等。第三步,突破难点-----五突破1.泡含蓄蕴藉的立

8、意2.找意象背后的真情3.进复杂深邃的意境4.猜隐喻寄托的心语5.补跳跃省略的笔墨(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2、战乱离散的痛苦如: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1、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