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ID:5300136

大小:352.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_第1页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_第2页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_第3页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_第4页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李季p,邵晓龙2,许艇1,王文瑶1,高宏斌1,生威1(1.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北京,10094;2.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摘要:环境激素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常规检测仪器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的检测要求。免疫分析技术操作简便、前处理简单、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进行大批量样品检测的特点使人们可以很好的对环境激素类污染物进行调查研究。本文概括介绍了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它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免疫技术

2、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免疫分析环境激素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环境分析方法因其前处理复杂、所需仪器昂贵、检测费用高、检测时间长等原因已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引起了环境研究者的重视。近几年来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己在区域性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免疫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价格便宜,灵敏度高,前处理方法简便,监测对象确定后,可进行大批量的分析,同时还可以进行现场检测,因此前景十分诱人。1、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Immunoassay,IA

3、)是一种以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来定性和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分析技术。在免疫反应系统中,各种免疫分析的技术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抗原抗体反应;但在检测系统中,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以将免疫分析分为:荧光免疫分析(Fluorescenceimmunoassay,FIA)、放射免疫分析(Rasioimmunoassay,R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和酶免疫分析(Enzymeimmunoassay,HA)。比较而言,酶免疫分析法因其操作简便,分析仪器简单,适宜现场检测,可同时检测大批样品,已成为现在最流行的

4、一种免疫分析检测方法f1】o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极限可达到ng级)、方便快捷(只需要简单的甚至不需要前处理过程)、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品、检测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一般不需要贵重的仪器,对使用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同时可以应用于现场样品的检测,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环境研究者的重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环保局就开始对免疫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1989年,美国环保局(EPA)、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司(FSIS.USDA)和AOAC共同制定了农药残留免疫学检验商品试剂盒评定和认可的建议准则【l】。1992年,美国OSW(theOf

5、ficeofSolidWaste)将免疫分析技术列入SW-846号指导文件【2j。随后免疫技术逐渐被美国的各级机构所接受。2、环境激素简介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hormone)是指有可能干扰人与脊椎动物内分泌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是近年来被逐渐认识的一类环境污染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对这类化学物质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具体过程描述为:对生物的正常行为及生殖、发育相关的正常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体内输送、结合及清除等过程产生妨碍作用。我国根据目前国内的一些报道及我国的传统习惯,把这类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称为“环境激素类污染物”[31。环境激素作用

6、于人体所产生的危害极大,最明显的是使人类的生殖能力下降。1949年有关报告指出,DDT对人类精子数量有影响。随后,科学家研究表明:由于有机氯农药的大量使用影响35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到人类的生殖健康,人类的精子数和精液量正迅速减少,男婴的出生率也下降。据调查,由于环境激素的影响,全球男性精子数目在过去的50年内下降超过1/3。环境激素除了危害人类的生殖能力外,还对人类的免疫能力产生影响,诱发肿瘤、对人类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4j。总之,环境激素已经成为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7、。大部分已知和怀疑属于环境激素类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1996年,美国环保局列出了60种有内分泌紊乱作用的物质(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美国疾病预防中心列出了48种;1997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列出了68种环境激素物质;1997年日本环境厅《关于外因性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问题的研究班中间报告》列出了65种pJ。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文献都以wwF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将70种(类)可能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列入了“环境激素黑名单”。这份黑名单中除了镉(Cd)、铅(Pb)、汞(Hg)三种金属物质外,其余67种(类)都是有机污染化合物。3.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中的应用1

8、960年,Yalow和Berson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