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

ID:53009914

大小:138.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1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_第1页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_第2页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_第3页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_第4页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理本人通过参加上海地区一项住宅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处理过程�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示了处理方法到预期效果�现将防治处理过程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下室为一南北宽87m�东西长215m的不规则形平面�南面敞开�沿东、北、西面周边布置五幢高层住宅�地下室中除主楼占去的面积外�其余机种均用于停车�以下称地库��高层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地库为单层框架结构�柱网一般为9X9m�范围包括附图第六、七区�。工程地处上海软土地区�设计采用桩筏基础�主楼为�1000、�12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地库为�8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只进入砂层

2、。地下室底板板厚400mm采用带肋筏板�桩基承台��地下室顶板位于主楼一层楼面处�为肋形楼盖�板厚120mm�地库顶面为井字楼盖�板的区格为3X3m�板厚150mm。地下室底板及顶板均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留永久性变形缝�施工阶段也不设后浇缝。该工程施工顺序见图一�在底板和地下室墙全部施工完毕后�第一阶段按图中第一、二、三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并施工一、二、三幢高层主楼�至三幢高层主楼结构完工�第二阶段按图中第五、四、六区和第七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混凝土�三个区之间间隔2~3个月�于1999年中浇完全部地下室顶板。2000年春夏之交�因雨季及顶板积水�发现顶板

3、板底渗漏�经检查�顶板可见且贯穿裂缝达245条�比较集中于第四、第五和第六区�裂缝主要位于小井格板内�其走向为板的对角线方向�如附图一所示。该工程在施工期间对桩基沉降进行了观测�到目前为止�三幢已建主楼基础最大沉降量27mm�地库只观测一次�未见沉降。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其控制�一�裂缝的分类裂缝根据宽度大小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1、微观裂缝�尚未承受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肉眼不可见�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微观裂缝可分为�1�粘着裂缝�围绕在骨料与水泥石�水泥浆凝固体�粘着面上的裂缝。2�水泥石裂缝�水泥浆凝固体中的裂缝�存在于骨料与骨料之间�

4、。3�骨料裂缝�骨料本身的裂缝。大多数的微观裂缝是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微观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情况下�混凝土逐步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骨料收缩很小�受热时膨胀系数也较小�而水泥石的收缩较大�膨胀系数也大�故混凝土中的变形是不均匀的�不自由的。骨料和水泥石之间产生相互的约束力�特别是水泥石收缩时引起的内应力较大�从而引起水泥石裂缝和粘着裂缝。-1-微裂缝的分布不规则�且沿裂缝截面是不贯穿的�故混凝土仍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对防水防腐的使用也无危险性�可认为是无裂缝结构。2、宏观裂缝�承受荷载�动、静荷载和变形引起的荷载�后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肉眼可见�宽度

5、等于和大于0.05mm�的裂缝。宏观裂缝可分为�1�结构变形裂缝�由外加荷载作用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2�材料特性裂缝�由水泥水化温差、混凝土干燥收缩及外界气温变化引起的裂缝。3�施工不良裂缝�由于混凝土浇注不密实、水灰比过大或过早拆模引起的裂缝。上述三种宏观裂缝中�据大量调查统计结果。结构变形裂缝约占20%�材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约占80%。实践证明�在荷载作用下或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固有的微观裂缝会逐渐扩展并增多�形成宏观裂缝。材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虽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且在荷载作用下�这些裂缝也

6、可能会扩展而使结构破坏�因此�必须对宏观裂缝进行控制。�二�裂缝的控制1、裂缝的形式从裂缝的深度看有表面的、纵深�深度达构件厚度一半以上�的和贯穿的�从裂缝的断面看有上宽下窄的、下宽上窄的和等宽的�从位于构件平面上的方向看有纵向的、横向的和斜向的�裂缝的方向一般情况下与主应力方向相垂直。2、裂缝的控制标准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及工程实践经验�处于不同环境及使用要求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δmax�的控制标准为�无侵蚀介质�无防渗要求δmax=0.3~0.4mm�轻微侵蚀�无防渗要求δmax=0.2~0.3mm�严重侵蚀�无防渗要求δmax=0.1~0.2mm�为了避免

7、产生不允许的宏观裂缝�应当采用有效的控制方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3、裂缝的控制方法1�设置变形缝在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观的情况下�宜按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永久性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或防震缝�。2�设置后浇缝当不允许或不便设置永久性变形缝时宜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缝�其间距为20~30m�或采用间隔时间较长的施工缝分区施工。3�不设变形缝或后浇缝在这种情况下应对结构变形、材料收缩和徐变变形进行计算�必须满足由上述变形产生的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应有下述的措施�设计措施�对墙、板等薄壁结构�厚度200~60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