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pdf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pdf

ID:53012398

大小:198.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2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pdf_第1页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6·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6月第1O卷第l7期ChinaPraeMed,Jun2015,Vo1.10,o.17参苓白术散加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王建文【摘要】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1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黄连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2、义(尸<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OI:10.14163/j.enki.11-5547/r.2015.17131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属于一种常朴10g;大便黏液多者加枳实12g、白芷12g;脾虚夹湿、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部不适、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泄泻日久者去白术、党参,加羌活15g、防风10g;失眠多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缺乏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证据。IBS

3、梦者加合欢皮15g夜交藤10g;情志不畅者加佛手10g。水病因及发生机制与精神压力、饮食、胃肠运动异常、内脏敏煎约300ml,1剂/d,早晚各温服1次。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感性增加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西医以两组临床疗效。对症治疗为主,但复发率较高,疗效欠显著,中医遵循辨证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论治治疗原则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判定疗效:腹泻、腹痛等主症消失,大便次数正常,成形且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旨在为IBS的治疗提供无黏液为治愈;主症明显改善,大

4、便次数近于正常,黏液明参考,现报告如下。显减少为显效;主症部分缓解,大便次数少于3次,d,黏液1资料与方法减少为有效;主症及大便异常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1.1一般资料将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症状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参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f无、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记为0、年龄l965岁,平均年龄(39.24-6.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2、3分。17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8.5±6.2)岁,所选患者

5、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中诊断标准,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排除中医辨证非脾胃虚弱证者;便秘型IBS;器质性病变;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等。两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2结果可比性。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9例,有效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黄连素片(成都森科制药有限

6、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35/36);对照组治愈13例,公司,规格30rag/片,国药准字Z51021798)治疗,口服,显效4例,进步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0q~(27/36),两1片/次,3次/d;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组方为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72,P

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草6g、砂仁6g,根据患者色象、脉象及症状变化进行辨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证加减治疗:腹痛者加郁金l0g、延胡索10g;腹胀者加厚义(尸<0.05)。见表1。表1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注:治疗后两组比较,<0.05;与治疗前比较,h尸<0.053讨论综合对症治疗,存在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且停IBS属于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胃肠疾病,根据症药后易反复,因此,探讨安全有效的IBS治疗方法意义重大。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及混合型,其中

8、腹泻型1BS最为常IBS属祖国医学“泄泻”及“腹痛”等范畴,多为感受外邪、见j。IB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脑一肠轴神经内分泌饮食所伤所致,标在肠,病在脾,制在肝,脾虚湿困是主要病调节功能失调、胃肠动力异常及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西医因。研究表明,治疗IBS的关键是补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多采用解痉、止泻、抗抑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