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

ID:5301360

大小:2.15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2-07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_第1页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_第2页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_第3页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_第4页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为文化技术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论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第2期.頁5-32.2017年7月DOI:10.6123/JCRP.2017.013作為文化技術的媒介:*基德勒的媒介理論初探**唐士哲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摘要弗里德里希.基德勒(FriedrichKittler)的媒介理論開啟了德國自1980年代以來的後詮釋學、反人本主義思維:一個以媒介技術的本體運作為探問依歸的文化分析。本文擬作為基德勒的媒介思想初探式整理,討論區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將基德勒置於德國自19世紀末期以來發展的技術哲學脈絡裡,並爬梳技術哲學如何對日後、起因

2、自視聽裝置多元發展的文化技術研究產生影響;其二則是引介弗里德里希.基德勒(FriedrichKittler)的媒介理論,由基德勒思想中關於媒介本體論的討論,探究其對當前傳播理論建構的啟示。本文並以基德勒的代表性作品在不同階段的發展作為討論重點,分別探討:一、論述網絡與社會配置;二、技術媒介對時間軸的操縱;三、字母作為符碼的多重銘刻性。關鍵詞:文化技術、媒介理論、歷史、基德勒、傳播本體論*本文為科技部計畫「媒介理論再探:傳播的物質性意涵」(計畫編號:NSC102-2410-H-194-062-MY3

3、)第二年的執行成果。作者感謝學刊二位匿名審查者的修改建議;原文初稿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年會,亦感謝與會的張玉珮教授對於本文初稿提供的建議。楊鎵民於論文籌寫期間的諸多幫忙,一併致謝。**Email:shihjet@gmail.com投稿日期:2015年9月6日接受日期:2016年1月4日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6JCRP,7(2),July2017壹、前言在傳播研究的理論化進程中,德國媒介研究的發展一直以來獨樹一格。承繼19世紀以來技術哲學對於技術與文化的辯證,德國媒介理論在20世紀末成為批判理

4、論裡,迴異於受詮釋學影響的歐陸文化理論另一上升的學術思想勢力。弗里德里希.基德勒正是拓展這個路徑的要角。相較於自笛卡爾以降、著重主體經驗的唯心哲學,以及詮釋學強調人本思維與主觀詮釋經驗,基德勒的媒介研究試圖透過技術的討論將媒介本體論化,甚且意在挑戰向來以人的意識為中心的文化分析思維。這個思維與北美的傳播技術史如尹尼斯(Innis,1984,2007)、麥克魯漢(McLuhan,1964)與曼佛(Mumford,1963)交互輝映。晚近以法國學者布魯諾.拉圖(BrunoLatour)為核心的「行動者

5、網絡理論」(ActorNetworkTheory,或簡稱ANT),其著重打破主/客體、社會/自然的知識論分野,主張由關係的萌發、中介過程中探討事物(而非人)的意義,亦與基德勒的媒介思想有類同的關懷,即便兩者的發展僅能視為平行的思考體系。基德勒拓展的另類視野,在於凸顯媒介的物質性意涵,此意涵意圖翻轉媒介僅是傳播工具的思維,主張媒介是構成人主體意識、認知、感官經驗的相關技術配置。透過思考媒介技術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連性,基德勒以資訊的儲存、處理、與傳輸作為探究媒介文化的起點(Kittler,1990,1

6、996,1986/1999,1996/2006b)。悠遊於西方文明不同斷點裡各式文化技術的研發、使用、制度化,基德勒彰顯媒介在導引時間、空間感知,乃至形塑人類主體性的關鍵角色。本文以下的討論,擬作為基德勒的媒介理論思想的初探性討論。透過對基德勒領銜的德國媒介理論的引介,本文希望凸顯媒介技術作為一理論化命題的另類可能。晚近英、美學界興起以「中介」(mediation)或「媒介化」(mediatization)等概念試圖探究媒介作為一動態且自主的社會過程,其對於媒介技術在建構社會實踐的主導性,已開始有

7、不同於傳統媒介文化研究以詮釋學的文本化取徑為依歸的認知(Hjarvard,2013;vanLoon,2008)。同樣地,作為詮釋學知識論輸出國的德國,詮釋學作為解讀媒介社會意涵的大宗取徑,近年來亦被置放於一個由特定文化技術(字母文字的識讀)所建構的符號系統霸權下理解(Krämer&Bredekamp,2013)。當詮釋學著重由文本字面為出發點,探究語意特徵與論述表現,基德勒的後詮釋學路徑卻意圖翻轉所有媒介的表現都存在於文本符號層次裡這個既定視野。文本意表之外的媒介表現,還存在於不同歷史脈絡中的聲音

8、、觸覺、影像,乃至表意文字以外的音符或數學符號,由這些不同的「媒介技術」所代理的過程中。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第2期.2017年7月7以下的討論,先探討基德勒學說所承接的「文化技術」傳統脈絡,概述這個關鍵字眼自19世紀末期以來的發展。接下來分析基德勒媒介論述概念化的源頭,包括德國技術哲學、北美的媒介史觀,以及法國理論對於基德勒建構媒介論述的啟迪。本文的分析主體,將是基德勒的媒介本體論,探究基德勒如何藉由論證媒介技術是人類感知的起點,挑戰西方人本的哲學體系裡對於媒介過程的忽視。本文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