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新品种选育报告-论文.pdf

菜豆新品种选育报告-论文.pdf

ID:53025270

大小:68.43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2

菜豆新品种选育报告-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菜豆新品种选育报告-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与技术第34卷第8期2014年8月菜豆新品种选育报告王世范,梁国生,陈爱星,郑昊,徐珊珊(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吉林132101)摘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1998年按亲本选配原则,以高世代材料九904和九905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品种中早熟、蔓生,从出苗到采收50~55d,商品荚绿色、直宽形、荚面平滑、荚长19cm左右、无筋、无革质膜、品质好、抗病性强。关键词:菜豆;九架豆12号;系统选育中图分类号:$643文献标识码:C1选育过程3.1生育期九架豆l2号是以自选的优质高世代材料为亲本

2、,按亲本中早熟品种,从出苗到商品荚始收50~55d。选配原则,以商品性好、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九904为母3.2品种特性本,以中早熟、高产、抗病的九90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种子椭圆形,浅粉色底带褐色条纹,千粒重约450g;幼多代系统选育于2005年育成一个稳定的优良品系9812。该优苗下胚绿色,子叶绿色;株高约为260em左右,主茎绿色,良品系9812于2006~2007年在院内进行品比试验;2008叶片绿色,叶皱少,顶端小叶为心脏形,小叶长16era左右,2009年参加全省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全省联

3、合试验宽13cm左右,叶尖0.8cm左右,花冠旗瓣、翼瓣均为白色,中该品系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商品性等主要性状方面优于花苞叶较小,始花节位平均12节;嫩荚为绿色,荚面平滑,对照品种架油豆,达到了育种目标。直宽形,荚长19era,宽2.3cm左右,荚厚1.1em左右,荚喙2选育结果中部渐尖,喙长0.7cm左右,平均单荚重19g左右,每荚含种2.1产量子5~8粒。2008年,在全省联合区域试验中比对照架油豆增产13.3%,3.3抗病性平均产量达25408.8kg/hm;2009年,在全省联合区域试验中2008~2

4、009年,田间自然发病率调查结果表明,炭疽病、比对照架油豆增产12.5%,平均产量达22296.9k.m2;2008锈病发病率较低,较抗菜豆锈病及炭疽病。~2009年2a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3852.9kg/hm,比对照增产4栽培技术要点12.9%。在2008~2009年2a区域试验中6个区域试验点全部4.1栽培技术增产。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温室、大棚可表1九架豆12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适当早播。每穴播种3~4粒,保苗2~3株,株行距35~40cm×60cm。最好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土壤栽

5、培,应实行2~3a轮作,避免重、迎茬及涝洼地栽培。施腐熟有机肥35000kg/hm左右做基肥,种肥不宜过多用氮素,以防烂种。出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在200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24143.2kg/hm,比对4.2病虫害防治措施照品种架油豆增产11.1%;在200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种子消毒,播种前土壤进行消毒,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22073.1kg/hm,比对照品种架油豆增产10.5%;2a生产试验4.3繁种技术平均产量为23108.2kg/hm,比对照品种增产1

6、O.8%。2008—一般以春菜豆作选种田。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植株作2009年生产试验6个次点全部增产。为种株,且该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能好,结荚早,坐荚率高,表2九架豆12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果荚齐整,无病虫害。种株选好后作好标记,随时去除病株、杂株。在采收1~2次嫩荚之后的植株的中下部位,即在植株2/3高度以下处选留种荚为宜。5适应区域适于吉林省及黑龙江省栽培。3品种特征特性作者简介:王世范(1960一),男,本科,研究员,从事蔬菜育种工作。128AGRICULTUREAND?CHⅣDLDG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