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

ID:53029765

大小:179.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_第1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_第2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农业网络信息·2015年第2期AGRJC【【n碾EⅣETWr0R血RMZrD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胡宗磊(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河北石家庄071001)摘要:针对目前国内电能监测现状,本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控、自动抄表和计费等功能,同时系统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的远程访问,为供用电部门进行电能监测管理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关键词:物联网;电能监测;动态数据交换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6251(2015)02—0036-03PowerMonitoringSys

2、temBasedon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HUZonglei(SewageTreatmentPlantofShiajiazhuang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HebeiShijiazhuang071001)Abstract:Aimingatthesituationofpowermonitoringatpresent,thispaperdesignedaPowerMonitoringSystemBasedonInternetofThings.Itimplementedthereal

3、—timemonitoringandautomaticdata—loggingandcharging,andalsosupposedremotevisitofmulti—terminalequipment,providingagoodreferenceforutilitycompaniesandconsumersinpowermonitoringandmanagement.Keywords:InternetofThings;powermonitoring;dynamicdataexchange随着电力系统逐步走向市场化。我国电力行业由目前电能监测的现状.提出了一

4、种基于物联网三层架过去的生产型向经营型方向发展。电能作为电力公司构的电能监测系统。系统中感知层的电能采集终端从的主要商品,它的销售和对应的电费回收已成为电力用电设备上采集电能参数:传输层中的智能数据网关公司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因此加大对配电网与用电网完成RS485总线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协议转换,并通的监测与管理,实现对大用户电量的远程抄表和自动过网络把数据上传给应用层:应用层的监测中心完成结算,改进传统的电费结算手段,加强线损管理,提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并向客户端提供Web服务。高防窃电能力,加大用电监察水平,满足广大用户对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动态分析和实时监控。于

5、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是提高电力部门的生产1物联网技术概述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目前常见的电物联网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人式计算机技能监测的方式有两种:①传统的手持式抄表机,这种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仪表功能单一,携带方便,不能够连续监测,测量劳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动强度大,多数不具备综合测量、分析、判断功能;测和采集各种被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无线方②电能远程监测系统采用ZigBee、GPRS等无线通信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方式.利用Intemet网络对现场数据进行在线

6、连续监端,从而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及人类社会的三测.但这种测量结果展示不够直观。且不具备报警、元世界连通。当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结合自动诊断等功能。时,可随时随地全方位“感知”对方,人类的生活方自从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式将从“感觉”跨到“感知”阶段,从“感知”阶段应用于能耗监测系统中。本文结合物联网技术,针对到“控制”阶段。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作者简介:胡宗磊(1984一),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控制。收稿日期:2014—12—19—36—《农业网络信息》20l5年第2期信息技术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

7、传感设备,按同时网关还可以实现短时间的数据储存,当网关与服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务器断开连接时。电表上报的数据将暂时存储在网关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中,连接正常后再将这些数据上报上去。应用层的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主要包括3个层次:①测中心使用以太网通信协议接收智能数据网关采集上第1个层次是传感器网络,是指包括RFID、条形码、来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应传感器等设备在内的传感网,可以实现信息的感知、用服务层采用B/S开发架构.平台服务器完成与智能识别和采集;②第2个层次是信息传输网络,可以

8、实数据网关的通信、数据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