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

ID:53032476

大小:228.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4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_第1页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_第2页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_第3页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_第4页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景蕴理 气象更胜-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作体更析北宋词人晏殊《蝶恋花》词云:“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词抒写闺中女子离别相思之情。上片运用移情于物和拟人手法,描写秋天室外景物并渲染环境气氛,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女子的哀愁、孤苦。下片写她登楼望远,思念爱人,想用彩色纸笺给他写信,但他自远行后却从未往家里来信,山长水远,不知他现在何处,无法寄信。过片“昨夜西风”三句说,她独自登上高楼,放眼远望,因为昨夜通宵西风劲吹,把远近无数树上的绿叶

2、全都吹黄、吹落了,使天地间一片空旷,视线没有任何遮蔽,就连远到天边的路也可以看到尽头。这三句借景物与人物行动意态的描写,揭示出她内心的失望、惆怅、空虚、落寞,感情强烈而深沉,气象阔大,境界高远,与作者《浣溪沙》词中的“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一联相类似,都有一种虚涵的特点,其意蕴已超出了离别相思,而具有概括性的思想品格,能使读者产生广泛的想象和联芷想,触发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的深刻思考。因此,这三句深受近第代大学者王国维的称赏,他在《人间词话》中借用来描述古今成就大事∞期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之“第一境界

3、”。其后,顾随先生也在《驼庵诗话》^总第中称道这三句词写得“悲壮有力”,表现出“多么有力、上进、有光明前一∞途的人生”。0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引用了晏V殊这三句词,他说:“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这是习总书记对晏殊这三句词所蕴含理趣的创造性发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苏轼《定风波》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天,苏轼谪居黄州期间作。题下小序云:“三月七鎏一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上片写他不理睬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声,仍然且吟诗且长啸(撮口作声)从容自如地慢走。他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却感觉比骑着马还要轻便利落。“一蓑烟雨任平生”句直抒胸臆说,我这一生已习惯了披着蓑衣任凭烟雨弥漫吹打。这一句鲜明地体现出苏轼胸怀坦荡、乐观顽强的品格个性,也蕴含着能够启迪和激

5、励人心的理趣:人的一生,要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就必须不畏惧风雨、坎坷,欣然向前。下片写料峭春风已把他的酒意吹醒,他略感微冷时,天已放晴,山头的夕阳斜照在前面相迎。接下去的“回首向来”三句说:回望那走过的风雨萧瑟的一山间小径,如今,我轻松愉快地回去,风雨消散了,斜晖也不见了。这f"O里写雨后黄昏景色和词人的心情感受,却暗寓着词人对自己所经历的0"7人生遭遇与政治风雨的体验和反思。苏轼被政敌罗织了讪谤朝廷讥芷讽新法的罪名,身陷囹圄,侥律获释后仍被贬谪黄州,这使他对于人生第∞与政治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那就是采取一种随

6、缘任运、旷达自适的期^态度,这样,才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是风雨还是阴晴,都无所总第一谓,都泰然自若,安之若素。这三句的哲理,有消极因素,更多的是积∞0极的、乐观的,比上片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所蕴含的情思意蕴更加丰期V富、复杂、深刻。难能可贵的是,哲理并未用理语表达,而是寄寓于情景交融的警句之中,使人感到理趣盎然。刘永济先生评析说:“中途遇雨,事极寻常,东坡却能于此寻常事故中写出其平生学养。上半阕可见作者修养有素,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摇动之精神。下半阕则显示其对于人生经验之深刻体会,而表现出忧乐两忘之胸怀。”

7、(《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得精切。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词云:“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人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据词的小序,此词是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El,苏轼离黄州赴汝州(治今河南临汝)途经泗州(州治临淮,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与知州刘倩叔(名士彦)同游南山(即都梁山,泗州南郊风景区)时作。上片描写冬末春初南山景色:清晨,细雨斜风带来一些寒意,但近中午时,天气转晴,淡烟疏柳,衬得晴明的河滩更加妩媚。从南山上远望,但见眼前的淮水汇合了上游的清碧洛涧

8、,水势畅达,一片浩茫。这三句写景,切时切地,抓住特征,远近有致,层次清晰,造语清新。尤其是一个“媚”字,形容词用如动词,将烟、柳、滩组合成一幅生动明丽的画图,传达出作者从僻远黄州内移到汝州的喜悦心情。下片写野外午餐。只见煎茶时泛出的雪白色泡沫,在盛午茶的杯121盏中漂浮着,友人把蓼菜的嫩芽、莴笋的嫩茎都放进盘中,准备尝鲜迎春。眼前这清丽的风景,清香的茶水,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