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ID:53038805

大小:12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31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期中试卷【模拟试题】本试卷正卷100分,副卷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uò)满载(zài)忸怩(ní)浪遏飞舟(è)B.浸渍(zì)莅临(wèi)菲薄(fěi)长歌当哭(dàng)C.忏悔(chàn)精悍(hàn)契据(qì)殒身不恤(yǔn)D.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áo)婆娑(shuō)舀水(yǎo)2.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人性美是天然的璞玉,不事雕琢而有朴素的美丽。B.“神舟

2、”一号实验飞船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摘星览月”已为期不远了。C.讲到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D.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论叙乐”的匾。3.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困境,走投无路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嫌……迟缓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次要的C.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小人的谗言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A.以其无礼无晋,且贰于楚也/函封,燕王拜送于庭B.今者出,未辟也,为之奈何/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吾属今为之虏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D.以乱易整,不武/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②看着这种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③诗人如果没有神妙的语言的能力,不可能用很平易的词句生动地显现出事物的形象。A.展现培养驾驭/也B.流淌豢养运用/就C.洋溢饲养驾驭/就D.泛滥喂养运用/也用心爱心专心6.

4、受格律的制约,词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的语言表述,其语序应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水。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B.《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

5、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C.汉字的构成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D.对联讲究对仗和平仄。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要求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二.(共16分)8.下面是一首题为《理想》的诗其中的两节,读后回答问题。饥寒的年代里,理想就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①。/②的年代里,理想是③;/④的年代里,理想是⑤。/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

6、,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1)诗中的5个横线上应填入的是“繁荣”,“文明”、“离乱”和“安定”四个词,其中有一个词用了两次,这是哪一个词,它应填在哪两个框中?从下列几项中选恰当的一项()A.繁荣①②B.文明③④C.离乱②④D.安定③④(2)诗的末句,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照”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9.请填写出下面句中空白处的诗、文。(共11分)(1)《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2)《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3)《再别康

7、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4)《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敢于。(5)《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6)写出出自《鸿门宴》的一个成语。三.(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断,翻译画线的句子并回答问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

8、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用心爱心专心10.翻译划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