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

ID:53040239

大小:1.11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中图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2分=50分)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6日报道,天文学家宣布发现首颗太阳系以外的岩石行星——Corot7b,这为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燃起了新的希望。该行星在体积上与地球相当,但白天的温度高达1500摄氏度,这意味着不大可能有生物在那里繁衍。然而,这项发现却提示人们,银河中或许存在像地球一样宜居的行星。据此回答1~2题。1.Corot7b和地球同属于哪一天体系统(  )A.太阳系        B.银河系C.河外星系D.行星2.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

2、关于地球上诞生生命的自身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在地表形成适宜的温度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大气层C.大小行星运行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上,地球所处环境相对安全D.地球上气态水的形成为生命的孕育提供必要条件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可知Corot7b位于太阳系以外,排除A,地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排除C,行星不是天体系统,排除D。第2题,液态水的形成为地球上生命的孕育提供必要条件,不是气态水。答案:1.B 2.D   (2011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2009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

3、题。3.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1级B.2级C.3级D.4级4.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时,地球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和太阳系,故包含2级天体系统。第4题,根据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判断,甲处为夏至时的位置。答案:3.B 4.A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

4、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5~6题。5.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8用心爱心专心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6.“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月球的有关知识,进行天文观

5、测要求干扰越小越好,尤其是灯光,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灯光,更没有天气变化,也就无所谓风和流水。答案:5.C 6.A7.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在月球上探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下面属探测月球“生命迹象”的现象是(  )①月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②月球表面温度变化③月球大气的组成④月相⑤月球表面地形起伏⑥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⑦液态水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⑥D.④⑤⑦解析:选B。生命存在的条件要具备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这应该成为探测的内容。   (2011年泉州高一期中)天文辐射是指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表是“地球不同纬度地区在二分二至日所受到的天文辐射

6、日总量(卡/平方厘米)变化情况表”。据此回答8~11题。日期90°N70°N50°N30°N0°30°S50°S70°S90°S3月21日031659379992379959331606月22日1110104310201005814450170009月23日0312586789912789586312012月22日0018148086910731089111411858.70°S在6月22日的天文辐射量为0卡/平方厘米的原因是(  )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C.冬季冰川的反射率大D.太阳高度极小9.50°N天文辐射量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

7、,原因是(  )A.该地处于极夜期B.受极地冷高压的影响C.正午太阳高度最小D.白昼为一年中最长10.北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不同,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极昼期长短不同B.极地冷高压强度不同C.正午太阳高度不同D.日地距离不同11.从以上分析,影响天文辐射量的因素有(  )①日地距离 ②冰川的反射率 ③正午太阳高度④气压高低 ⑤白昼长短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8用心爱心专心C.②④D.③⑤解析:第8题,6月22日70°S为极夜,不能获得太阳辐射。第9题,12月22日50°N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获得的天文辐射量也最小。第10题,北

8、极与南极天文辐射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22日和12月22日,这时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