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

ID:53047420

大小:3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1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1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2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3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4页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配套作业(解析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专题十三 化学实验基础](时间:40分钟)1.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B.为了防止容量瓶漏液,可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C.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D.为了使配制的FeCl3溶液不产生浑浊,可加入盐酸和铁片2.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13-1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碘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或NH3气体C.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4HCO3制备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或NO2气体3.下列除杂的

2、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能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能证明该溶液中含有Fe2+D.NH3可以用NH4Cl固体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用碱石灰干燥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6-图13-2A.用图13-2A所示装置检验有乙烯生成B.用图B所示装置收集SO2C.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

3、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装液润洗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恰好完全反应B判断海水和蒸馏水蒸发结晶液体消失,无残留物该液体为蒸馏水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形成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氧气约占

4、空气体积的1/5图13-36.图13-3所示装置适宜进行的实验是(右接装置未画出)(  )A.制取乙烯-6-B.制取氯气C.分离乙醇和水D.分离水和碘的四氯化碳(常压下沸点76.8℃)溶液7.(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2的苯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C.加足量的稀盐酸可除去BaCO3固体中少量的BaSO4D.向硝酸银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即得银氨溶液8.(双选)下列实验或操作合理的是(  )图13-49.(双选)下列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图13-5A.甲图

5、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有乙烯生成B.乙图可以制取金属锰C.丙图用来洗气,除去CO2中的HCl气体D.丁图用来分离乙醇和乙酸10.下面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6-图13-6(1)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________(填字母);(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填字母);(3)在氯气和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氯气和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等杂质气体的装置有________(填字母);(4)能用于乙烯与溴水反应制1,2二溴乙烷的实验装置有________(填

6、字母);(5)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3-7所示的实验。图13-7①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定性比较得出结论。②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11.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可由亚硫酸钠和硫

7、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13-8Ⅰ所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Ⅱ所示。-6-图13-8(1)Na2S2O3·5H2O的制备:①写出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B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就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