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

ID:53047430

大小:27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31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_第4页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7.2化学平衡状态单元课时测练(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第2节化学平衡状态(课时活页卷)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答案】 C【解析】 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吸入CO越多,平衡越向右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把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则平衡向左移动,释放出CO,故可解毒,A、B、D均正确。C项,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人智力受损时:220=×0.02,即=,故C项错误。2.工业制硝酸的其中一步反应为氨气的氧化,反应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g) ΔH=-1025kJ/mol,氧化过程中还伴随有N2O、N2等物质生成。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c(NH3)·c(O2)=c(NO)·c(H2O)B.反应达到平衡后,3v正(NH3)=2v逆(H2O)C

3、.体系的总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D.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答案】 A【解析】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与c(NH3)·c(O2)和c(NO)·c(H2O)是否相等无关;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则一定有3v正(NH3)=2v逆(H2O);因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总压不变,可说明反应已达平衡。3.(2013.广东连州中学月考)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A.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B.当v正(NH3)∶v正(NO

4、)=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C.若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n(O2)=5∶4D.反应达到平衡后,恒容条件下只调节NH3和NO的量,可保持原平衡状态【答案】 D【解析】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和反应的特点知H2O(g)也应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即K=,A错。根据K的表达式(NH3和NO的幂指数相同)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B中的关系式在任何时刻都成立,B错。选项C中起始投入的n(NH3)∶n(O2)应为4∶5,C错。4.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5、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D.增加X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答案】 A【解析】 首先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推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平衡体系中Y是生成物且是气体,Z和W是反应物且也是气体,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说明X是固体或液体,但不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物成,由此可知选项A正确。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不移动,但由于体积变小,因此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选项B错。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因此C也错。由于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X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状态,D也错。5.温度为t℃时,在体积为10L的真空容器

6、中通入1.00mol氢气和1.00mol碘蒸气,经过2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mol/L。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①H2(g)+I2(g)2HI(g)②2H2(g)+2I2(g)4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用HI表示时,v(HI)=0.008mol/(L·min)B.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C.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D.相同温度下,2HI(g)H2(g)+I2(g)与反应①的平衡常数相同【答案】 A7【解析】 H2(g)+I2(g)2HI(

7、g),初始浓度,0.100mol/L,0.100mol/L,0,平衡浓度,0.020mol/L,0.020mol/L,0.160mol/L),所以,v(HI)=0.160mol/L÷20min=0.008mol/(L·min),A正确。K①==64,而K②==K①2=642=4096,故选项B错。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浓度相同,故其转化率相同,C错。正逆两向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错。6.(2013.广东阳春一中月考)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