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

ID:53054049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1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_第1页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_第2页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姜脱毒和组培快繁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生产上生姜只能靠少数品种长期无性繁殖,易感染多种病毒,使姜体内积累多种病毒,从而导致生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种性退化,—般减30%~50%,严重制约了生姜的生产发展。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优质姜种为材料,通过热处理法催芽、表面消毒、茎尖分生组织

2、剥取、无菌苗诱导培养、增殖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等一系列实验操作及培养基配方优化,并在每个不同的培养阶段进行检测,建立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的工艺流程,有效去除引起生姜种性退化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主要病毒。该项研究为脱毒姜种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为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1生姜的脱毒处理精选块大、肉厚、皮色黄亮和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在自来水下洗掉泥巴,再用少量洗衣粉浸泡10min,用毛笔轻轻刷洗种姜表面,用自来水冲洗2h,沥干水分。在38℃恒温培养箱进行热处理4周,使病毒饨化失活,同时可

3、诱导出不定芽,待长出2~5cm左右的芽后再进行茎尖脱毒。将长出新芽切下,用流水冲洗干净,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处理30秒,再用0.1%升汞消毒数分钟,无菌水冲洗6~8次后,在40倍体式显微镜下剥取0.2~0.3毫米茎尖分生组织,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待成苗后应用血清学鉴定,获得脱毒苗。2脱毒苗的培养以MS为基础培养基,以MS+6-BA1.5mg/L+NAA0.1mg/L为茎尖诱导分化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mg/L为生姜最适继代培养基;以MS+NAA0.5mg/L+IBA0.5mg

4、/L为生根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糖浓度为3%,脂为0.7%,pH值为5.8。诱导培养时,,先进行7天暗培养,再进行光培养。温度与光照条件要求与生姜生长期的光温条件相符,可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3000~4000Lux,光照时间为14~16个小时。3组培苗的驯化及移栽待培养瓶里的生姜苗具有3~4片叶,5~6条根,根长至2~4cm时即可移栽。第1d在培养室里打开瓶盖(即半开半盖),第2d把瓶盖揭掉,并在培养瓶中放人少许水,以防止组培苗的失水及培养基的污染,第3d移出培养室,放在室温中,以逐渐适应室外温度

5、。移栽前应洗净附着在组培苗根部的培养基,以免招致细菌繁殖,导致组培苗感染腐烂死亡,冲洗时谨防伤根,以确保移植成活。以蛭石+泥炭为移栽基质,移栽后每天喷雾保湿,栽后3d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1个月后就可考查移栽成活率。田间肥水管理与普通生姜相同,11月可收获姜种。寻找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方案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生姜芽组培快繁的两条途径,选择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方案。1茎尖→芽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2茎尖→愈伤组织→芽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

6、S+2,4-D2.0mg/L+KT1.0mg/L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生姜外植体的消毒将外植体放在无菌超净台上,用75%酒精30s+10%NaClO15min+0.1%HgCl210min+50ug/L青霉素(30~60min)与台外消毒相结合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去污效果最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