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doc

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doc

ID:53059876

大小:5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doc_第1页
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体育教学中消极心理的诊断与对策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曹建清摘要:分析部分中学生在体育课中主动性不够,有消极情绪的状况,其原因主要是心理素质不佳,提出了加强心理训练,进行养成教育等方法。关键词:消极心理;心理训练;养成教育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学业的竞争尤为突出。为了日后找到好的工作,学生们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在体育课上表现松懈拖沓、顾虑重重、缩手缩脚,精神始终振作不起来,在学习时他们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有必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从学生厌学体育的心理诊断人手,探索克服学生在

2、体育教学中懒惰心理的教学对策。2懒惰心理的诊断及教学对策懒惰心理的诊断:我们学校是普通高中,可以说学生的文化素质一般,他们来自全区各镇。95%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虽然文化成绩一般,但身体素质也是一般,运动技能水平更低。在难度较大的动作技术学习中一般表现为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自感笨手笨脚,缺乏自信心,特别是受到同学嘲笑时,极易伤害自尊心而产生自卑感。不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正确,对体育与健身课己形成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养成了闲、散、懒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始终被动执行教师的要求,能不动就不动,能偷懒就偷懒,特别是对一些运动量和强度大的素质练习,总是“偷工减料”,叫苦叫累,

3、从而很难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影响了学生身体索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可持续发展。3克服懒惰心理的教学对策3・1加强意志品质训练学生懒惰心理的产生与他们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关,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加强对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的磨炼,用他们的自制力和顽强精神等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学习中的懒惰心理。如在800M和1500M练习小,当出现运动极点不想再跑下去时,鼓励学生战胜困难,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侧重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投掷实心球(力量素质)练习,易产生肌肉酸痛,应着重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等等。3・2适时适当采用“强制”手段所谓“强制”,就是采取内外激、压的手段,促使学

4、生产生行动中的意志和决心。如有一次,我在上双杠练习中,有一位学生躲在旁边,不敢上去做练习,全班学生都做过了,就剩下她,后来在我强制下上去,可是刚上杠就掉下来,后来在我保护和帮助下完成了动作,最后获得了成功。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互帮互学,让素质、技术好的同学领头开路,为他们树立信心;组织学生互相鼓励,鼓掌助威,使他们在集体和教师的激励压力下完成任务;在教学常规上,严格请假制度、严格考勤、严格考试。发现谁“偷工减料”,就令谁补课,甚至加量,使他们清楚认识到不上课不行,不努力就过不了及格关。3.3实施心理训练,掌握运动技术首先教师必须了解造成惧怕心理的诱因,然后再针对其特点把教师的诱导建立在学生

5、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对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次,加强示范和分步诱导。练习内容和手段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当降低教材难度与要求,让学生通过一定努力之后,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把过去运动中尝够“苦头”的体验转化为尝到“甜头”的体验,达到施加积极心理影响的目的。3.4加强生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对运动中和运动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如长跑时讲解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运动后机体心、肺功能一时不能适应,才造成呼吸急促、胸闷等现象,然后如何克服等等,使他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消除他们对身体练习中某些生理反应的误解,逐步克服恐惧心理。4小结实践证明,在

6、体育教学屮教师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运动锻炼,适时适当采用“强制”手段,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克服他们懒惰心理的关键时刻可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对他们要特别注意思想感情上的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使其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这样学生才能很投入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健康。参考文献[1]刘传镇.高小女生体育课兴趣培养及影响因索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