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

ID:53060082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_第1页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_第2页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_第3页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_第4页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面灌溉技术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面灌溉技术探讨【摘要】地面灌溉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维护保养方便等特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灌溉方式。目前全世界地面灌溉面积占灌溉总血积的90%左右,我国占95%以上。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地面灌溉仍将是我国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关键词】地面灌溉;技术;探讨地面灌溉就是利用各种地面灌水方法将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川间,水流在FTT血上呈持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出面流动,主要借重力作用兼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溉技术。目前,地面灌溉在灌水技术方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粗放,沟、畦规格不合理

2、,田间水的浪费十分严重。改进传统的沟、畦灌水技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和灌水均匀度,减小灌水定额是一项投资小、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农业节水增产措施。多年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探求沟、畦灌水技术要索在不同土质、不同田面坡度条件下的合理组合,并在试验研究和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指导生产的灌水技术要索,推广了小畦灌溉、长畦短灌、细流沟灌、膜上灌溉、波涌灌溉等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1•技术原理灌区配水技术,是指灌区在每次灌水时,如何根据其现有的水资源数量,将它们向各用水单位进行合理分配,以使全灌区

3、总的灌水时间最长,渠道输水损失最低,单方水灌溉效益最大的技术,其重点主要是灌区配水计划的编制、灌区向各级用水单位配水的计划,一般是在每次灌水之前由相应的上一级灌区管理机构分次地编制,通常是根据渠系或用水单位的分布情况,将全灌区划分成若干段(片),在各段(片)进出口设立配水站(或点),由灌区管理局(处)按一定比例统一管理段(片)配水,各管理段(片)再同所辖行配水点配水。编制配水计划,就是在灌区的灌溉面积、取水时间、取水水量和流量已确定的情况下,拟订每次灌水向配水分配的水量、配水方式、配水流量(续灌时)或配水顺序及

4、时间(轮灌时渠系动态配水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灌区配水技术。动态配水计划,一是以立时信息为基础进行灌溉决策,使“看天、看地、看庄稼”的灌溉原则得以实现;二是研究和完善适合我国灌区体制和通讯条件的灌区计划用水原理和方法。尽管实时灌溉预报是制订动态用水的必要条件,但正确地预测在不同坏境条件下各种作物所需要的灌水H期和灌水定额却不能保证有效的灌溉。2.技术应用2.1灌区基本资料及实时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灌区灌溉用水信息管理是灌区配水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合理灌溉、科学用水的一切措施都取决于正确的灌溉用水信息。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系统

5、是以微机系统为基础,包括数据采集系统、通讯系统、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水计划编制与调控系统等软硬件在内的综合系统。2.1.1灌区灌溉用水基本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系统的功能特性,结合灌溉的具体情况,建立灌区灌溉用水信息数据库。①灌区概况:参照灌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工农业生产、渠系布置等情况,编写成综述性的文字信息,用户进行程序系统操作之前可先从计算机屏幕上阅读此文件内容,以帮助用户对灌区基本情况有个轮廓性了解;②气象资料库:在建立灌区作物需水量预报模型时收集了灌区多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有日最高、最低、平均温

6、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6项。分年度将资料输入到工作表格中,每年一页工作表。计算所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和划分的天气类型也同时填入表中最后两栏。并且还分年度将其单独保存成备份的数据文件,以便在资料库遭到破坏或重新安装系统时,直接将所需年份数据表格文件调到对应工作表页上合并即可;③作物生长信息库: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面积、品种、播种日期、收获口期、当前生育阶段、作物覆盖百分率、冠层温度、叶水势等。这些信息中的前两项可从灌区概况中获知,其余均为实时信息,需要用户在每次运行灌溉预报程序之前更新数据库内容。考虑到实时预报分

7、旬进行,实时信息量人,将这些信息分作物填到不同表格上,待作物生长期结束后再对资料进行整理,分年度、作物品种保存每年生育期内的各种作物信息,供今后的灌溉预报参考之用。2.1・2实时信息数据库实时信息包括短期天气预报、水源流量预测、作物生长情况、作物需水量、田间土壤水分状况及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等。每次运行预报程序之前要根据系统菜单提示输入前一个时段的各项实测数据,以修正预报值;同时输入下一时段的预测值辅助系统作出灌溉预报。2.2实时灌溉预报2.2.1初始出间水分状况的修正可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筹条件,在每一

8、条渠道选择几个代表叩块,每个时段初的作物绿叶覆盖率和土壤水分状况均以该川块为准。生育期初的第一次灌溉预报,应在灌溉季节前选择土壤含水率达到饱和或田间持水率的时刻作为初始值,运用实际降水等气象观测值所计算的逐日作物需水量等资料,逐口递推至生育期开始。否则以上一时段所修正的土壤含水量为基础,运用实际气象资料逐日修正土壤含水量,遇灌水或降透雨则自动修正土壤含水量为川间持水率。2.2.2灌水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