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

ID:53060231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_第1页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_第2页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微世课题研究方案张家港市港区初级屮学朱建荣%1.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H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H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H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白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屮一项刻不容缓的T作。而现实教学屮,大都是老师“一批到底”,而结果往往是老师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

2、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消失,肓至泯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白主探究屮学会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肴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木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

3、力的研究》这个课题。%1.研究目的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屮解放出来%1.研究内容:1.在作文批改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学生会批会赏文章,以使学生乐于读,乐于写。2.在作文评讲屮转换师生角色,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会评讲文章,知道一篇文章优劣所在;还会评评语,知道评语哪些地方准确,哪些地方不准确。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内容:1.会用批改符号

4、。初一教材上就有修改符号,这些要学生记住,2.会眉批。能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能评析词语用得优劣3.会旁批。能看出优美语句,并能赏析,能对文章开头结尾、段落层次、总体结构等进行点评。4•能够根据不同文体来下总评语。能够评出作文的优缺点o5.会评讲。能看出别个同学评语的准确与不准确,并能提出正确的建议。四、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杏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屮提炼出与木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调杳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批改现状以及学生白改作文能力进

5、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忖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讲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來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五、研究成员——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蔡秀兰中学一级教师郑咏梅屮学一级教师教学能手方芳屮学二级教师施路平屮学一级教师六、研究对彖:港区初屮初三年级学生七、研究步骤木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9年10月——学习理论,酝

6、酿方案,起草论证,形成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報,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第三阶段:(2010年2月——2010年10月)资料整理、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八、预期成果1.形成成果研究报告。2.有教师发表论文和学生发表的作文3.有学生的批改体会和讲评体会资料4.学生形成批改习惯,会评讲作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苏州市“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申报H录张家港市市区(肓属学校或肓属单位)序号研究单位课题名称主持人结题时间张家港港区初屮培养学生互

7、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朱建荣2010年10月注:研究期限为1年(2(X)9年10月——2010年10月)(本方案获市评比二等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