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

ID:53063132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_第1页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_第2页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教育是天下最神圣的事业,但也是让人困惑的事业。学生不喜欢上学原因何在?训练为何始终背负着恶名?困难学生的智能能改变吗?威林厄姆著的《为什么学牛•不喜欢上学?》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作出了精彩的解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导致一个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上学的原因会很多。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其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那一种愉悦感、成就感。教师能做什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这样的感觉呢?教师要确保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要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要解释待解决的问题,要考虑提出问题的时机,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要学会改变课堂节奏。解决问题能带

2、给人们快斥,但问题的难度需要恰到好处,找到这个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在课堂上的经验是最好的指导一一有用的就再用,没有用的弃之。在成功的思考中,一个关键的因索是长期记忆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应该及时把它记录下来。教师需要重新考虑鼓励方式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的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这条原理告诉我们,为了讣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思考成功后的愉悦,教师需耍重新考虑自己鼓励学生思考的方式。“大脑不是用來思考的”,这句话表明思考并不是大脑最拿手的。与看和动的能力相比,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大多是靠记

3、忆来完成的。解决问题会给人带来愉悦感,有了愉悦感人才会喜欢思考。这一分析就给为什么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学提供了一个答案。努力解决难度恰当的问题是有好处的,但是解决太简单或者太难的问题不会让人开心。对学生而言,选择性很小且乂必须一直做有难度的问题,那么难怪他不喜欢上学了。题海战术真的有用吗?在教育界,训练始终背负着恶名。批评者认为,教师让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扼杀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也有人辩解说学生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学习常用的知识和技巧。认知科学认为,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人的大脑工作记忆有个显著特点——它的空间有限,这也恰恰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瓶颈。如果你同时放入

4、太多的东西或者比较他们的太多方而,你会失去正在思考的线索。尽管空间有限,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窍门來“扩大”它的空间。比如压缩信息,通过合并使知识占用的空间变小,增加客观性知识,提高操纵信息的效率。还有,熟能牛巧会使思考过程变得不假思索,这样的过程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工作记忆空间。作者通过研究告诉我们,练习不但能形成最基础的本领和达到精通,还会讣思考过程变得省力,学得更多,让记忆更持久,增加了知识迁移的几率。但是,客观地说,重复练习太无聊!不过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减脾增利的练习方法:耍先确定该练习什么,然后是分散练习时间,在进阶环境中练习。“慢热型”学生的智能是可以改变的作

5、者认为遗传和后天对智能都有影响,关键是如何看待,因为这关系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如果说智能只受基因影响,对于智能偏低的学生,我们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如果说智能与后天有关,这表明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提高智能。作为教师,首先是让学生相信智能可以提高。教师更要坚信学生能够跟上班级进度,但也必须承认他们确实落后很多,要想跟上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何帮助他们呢?要表扬学生,但要知道表扬什么。表扬的是学生的努力,在面对怵I难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或者是对作业负责的态度,而不是能力。要告诉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任何人不经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要教会学生坦然接受失败,课堂上要营

6、造“失败并不可怕”的氛围。迈克尔•乔丹曾说:“我职业生涯中有9000多次投篮不中,我输过将近300多场比赛,有26次我被期待投出决胜球,但我没有投进。我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是我成功的原因。”这说明,智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通过改善环境可以提高智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