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论文.pdf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论文.pdf

ID:53073015

大小:38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论文.pdf_第1页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电跨冶茉莉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二)茉莉白绢病陈玉森叶乃兴(1.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3.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茉莉白绢病(SclerotiumroltsiiSacc.)又称败花病、茉莉白绢病的发病特点是先株后丛,由下而上,先白毛病、油菜籽病及菌核根腐病,是茉莉根部的一种主点到片,先凋萎后干枯。被害部位变褐色,造成茎基部皮要病害,在茉莉花种植区普遍发生,长年连作区常致茉层变色腐坏,养分输送受阻,叶片枯死脱落,植株生长停莉花大面积枯死。该病由土栖真菌引起的,其病菌的寄滞,花蕾瘦小,严

2、重的整丛枯死。病部表面产生很多白色主范围极广,能为害木樨科、茄科、豆科蔬菜、瓜类,以绢丝状菌丝体,向四周及土面蔓延,以后菌丝体逐渐集结及棉、麻、向日葵、苹果和茶树等200余种植物的根及茎成许多白色小菌核,质软,后逐渐变褐变硬,最后形成油基部,导致根腐和基腐。菜籽状小菌核。(图1、2)1症状图1茉莉白绢病株凋萎(叶乃兴摄)图2茉莉白绢病株基部布满菌核(叶乃兴摄)2病原角度较大。菌核圆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光茉莉白绢病菌的无性世代SclerotiumrolfsiiSacc.属滑,内部致密,灰白色,直径0.8~2.3mm(图3、4)。病于齐整小核菌

3、,菌丝体初为白色,老熟后略带褐色,分枝菌的有性世代Atheliarolfsii=Corticiumrolfsii,C.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2010N300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种质与高优生产技术创新团队项目(cxtdl2O13)作者简介:陈玉森(1963一),男,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植物真菌性病害。通讯作者ynxtea@l26.com2012年第2期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