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论文.pdf

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论文.pdf

ID:53075323

大小:154.6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论文.pdf_第1页
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l卷第3期一85一祖艳侠,郭军,顾闽峰,等.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85—86紫豇豆盐紫豇2号的选育祖艳侠,郭军,顾闽峰,梅姨,吴永成,郑佳秋(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摘要: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紫色豇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虹201205。该品种具有中熟、丰产、抗病、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等多种优点,适合江苏省及邻近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2、进行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的工作者参考。关键词:紫豇豆;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634.40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3)03—0085一O1豇豆是江苏省主要的豆类蔬菜作物品种之一,是高效设2.1产量施农业中的主要作物,在出121创汇蔬菜中占据重要地位⋯。20l0—2O11年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鲜荚产量为江苏省常年豇豆栽培面积约为5.3万hm,农村产业结构调26044.05kg/hm,比对照品种早豇4号增产0.26%,未达显整以来,豇豆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但相关新品种十分缺乏。著水平

3、。多年以来,市场上销售的多是白荚和青荚豇豆,紫色豇豆很2.2品质少。紫豇豆作为特色豆类,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其富含的该品种每100g鲜荚中单体花色苷的含量为57.15mg;花色苷是天然色素多酚类物质中的一种,对人类许多慢性疾而矢车菊3一葡萄糖苷相对含量达到93.4%。花色苷粗提液病和衰老方面的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帕金森症有很好的预防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这是青荚和白荚豇豆品种中所没有和治疗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和保健意识的。在20℃下存储期为3d,鲜荚炒熟后颜色变深,口感稍增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提高,营养价值高的蔬菜越来越受甜

4、,煮、炒易烂,腌制时不易腐烂,较脆O豆荚较耐老化,品人们的喜爱。选育优质、高产的紫色豇豆新品种,可以弥补市质优。场空缺。2.3抗病、抗逆性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豇40连续2年的田间观察鉴定:盐紫豇2号长势旺,锈病发病为母本、龙豇24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混合法选育率为0,表现为轻度发病或不发病。炭疽病与叶霉病的发病而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率均为0,中抗豇豆病毒病。耐旱性中等。耐湿性强。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豇201205,适宜江苏各地春2.4综合评价夏秋露地栽培。盐紫豇2号的主要

5、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综上所述,盐紫豇2号为中熟、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培技术如下。新品种,其成熟期比对照早豇4号稍迟3d,产量与对照相当,鲜荚含丰富的花色苷,品质优于对照。1选育过程3主要特征特性2000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以扬豇40为母本、龙豇24为父本,按照优质、抗病、丰产、紫色荚的该品种出苗势强,出苗整齐,全生育期107d,蔓生,叶片育种目标,配制杂交组合,当代得到15个荚;2001-2006年绿色,菱形,花紫色,豆荚紫红色,籽粒红褐色。鲜荚纤维素含经过混合法选育得到一致编号为C1—4的品系,2007年进行量少,花色

6、苷含量比较高。鉴定试验平均结果:播种至嫩荚采品系比较试验,2008-2009年在江苏省南通、镇江、盐城、阜收期为77d,平均株高在250cm以上,单株平均结荚宁等地进行多点试验,在试验地繁殖基础试验种子,准备参加17.8个,荚长64.7cm,单荚粒数18.45粒,单荚重24.75g,江苏省豇豆区域试验。干种百粒重l5.65g。抗旱性中等,抗锈病和叶霉病强,综合性状优良。该品种条形直、有特色、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耐2产量表现热、耐湿,要注意及时采收。2010-2011年参加苏州、如皋、盐城、南京、宿迁区域试4栽培技术要点验;2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如

7、下。4.1适期播种江苏地区露地栽培从3月下旬至7月份均可播种。收稿日期:2012—09—074.2合理密植基金项目:盐城市农业科技指导性计划(编号:ye20090205)。作者简介:祖艳侠(1973一),女,河北卢龙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在适期播种的条件下,45000—60000穴/hm,每穴豆类的育种和栽培。2—3株。一86一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第41卷第3期曹素芳,王玮,赵明新,等.诱虫板的颜色、悬挂高度及方向对梨茎蜂诱杀效果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86—87诱虫板的颜色、悬挂高度及方向对梨茎蜂诱杀效果的影响

8、曹素芳,王玮,赵明新,刘小勇,王延基,王海龙,李红旭(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景泰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