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pdf

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pdf

ID:53075541

大小:194.8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pdf_第1页
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保护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1期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张玉梅(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局。河南商丘476000)摘要介绍了商丘市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商丘市大豆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大豆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河南商丘中图分类号$435.651文献标识码B文奄编号1007—5739(2012)11-0128—02商丘市地处河南省东部,常年大豆种植面积6.67万hm2量为种子量的0_3%,可提高保苗率,降低苗期危害。三是左右,是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之一。但近年来,大豆产量品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及时秋耕,将病株残体深埋,及时中耕质受病害影响严重,主

2、要原因是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及秸秆除草,排除田间积水。四是实行3年轮作.建立科学的群体还田和密植技术的推广Ⅲ。因此,2009—2011年对商丘市大结构。五是在发病盛期以前,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豆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全市9个县市区灵可湿性粉剂1.25~1.50kg/hm对水喷雾,也可稀释成1000230个乡镇,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倍液喷雾,花荚期各喷1次,可保粒重,并减少粒部感染,或1大豆花叶病毒病用2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2kg/hm,防治1次效果可达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世界各地大豆的重要病害,普遍发70%-90%。生于我国各大豆产区,大豆产量和品质受其影

3、响严重。大豆4紫斑病受害后,一般减产25%以上,常造成少结荚或不结荚,减产紫斑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大豆产区。感病籽粒除表现最高可达95%,将近绝收。其发病症状还因气温、生育期、品紫斑外,有时龟裂、瘪小,严重影响大豆籽粒质量,但对产量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表现为黄斑型、芽枯型、重花叶影响不明显。感病品种的紫斑粒率一般为15%~20%,严重型、皱缩花叶型、轻花叶型、褐斑粒等几种症状。商丘市这几时达5O%以上。年不同症状的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比例不同,以黄斑型、皱缩症状:主要危害豆粒和豆荚,也侵染茎和叶片。豆粒上花叶型、轻花叶型为主,三者占调查比例的65.7%t2]。症状多呈紫红色。病轻时在种脐周

4、围形成放射状淡紫色斑2大豆霜霉病纹,严重时种皮大部变紫色,常龟裂粗糙。紫斑病的另一特霜霉病可对大豆的幼苗、叶片、豆荚和籽粒进行危害,发征是形成黑霉豆,豆粒呈紫、褐或黑褐色,干缩有裂纹。豆荚病率一般为10%~30%,减产6%~15%,种子被害率约10%,上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形,灰黑色,干后变黑色。叶上病斑严重达26%以上,含油率降低2.7%~7.5%。种子感病后将病多呈圆形或多角形,多沿叶中脉或侧脉两侧发生,褐色或红菌侵染至幼苗。幼苗受害后,初在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后褐色病斑上生黑色霉层。茎上病斑多梭形,红褐色病斑上生逐渐扩大,当外界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白色霉层。成株期受微细小黑点[41

5、。害,叶片初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黄绿色斑点,后逐渐变褐,叶防治措施:一是采用抗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一般抗背生灰白霉层。病斑常汇合成大的斑块,病叶干枯死亡。病株病毒的品种也抗紫斑病。精选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常矮化,叶皱缩。严重时叶片凋萎早落,整株枯死。病粒表面用种子量0.3%~0.8%的50%福美双粉剂或种子量0_3%的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2009年和70%敌克松进行种子拌种。三是实行合理轮作,及时秋耕将2011年大豆霜霉病较重,主要因为这2年高温多雨。病株深埋土里,减少侵染病源。四是结荚期进行药剂防治,3大豆灰斑病可减轻发病。可用65%代森锌400~500倍液

6、,或160~200倍感病品种百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5%以上,品质变劣。等量波尔多液在开花期、结荚期各喷1次。也可在发病初期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子叶、幼苗、茎、荚和种子。带病的种用50%苯来特1000倍液在夏大豆结荚期喷雾。以上药剂一子产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深褐色、稍微下般喷药液1125~1500kg/hm~,注意要喷在豆荚上。陷的病斑。气候干旱时,病斑停止蔓延发展;低温多雨时,病5大豆根腐病斑继续蔓延至生长点,致使幼苗枯死。叶上病斑呈圆形、椭我国东北及黄淮夏大豆产区均有根腐病的发生,因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mm,病斑中央为灰色,边缘呈红要发生在根部而得名。苗期受害,幼

7、苗的生长发育受影响,褐色。有灰色霉层着生于叶背,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密布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从而减少了田间保苗数。成株期发病斑。茎上病斑呈椭圆形,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细微病,使根部不能结根瘤或根瘤减少,导致地上部分生长受的黑点。荚上病斑为圆形、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阻,出现矮化,影响结荚数和粒重,而导致产量下降[51。豆粒上病斑为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暗褐色,状症状: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幼苗茎基部初为褐色斑点,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