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

ID:53079737

大小:27.9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字2-姓氏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时间: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一次备课教师田丽琴课题:识字2姓氏歌共2课时五个方面一次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文本分析二、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三、教学难点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3.预习

2、课文,尝试朗读。(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2.诵读汇报(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

3、以,能说多少说多少。7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2.齐读课题。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____  ____  _____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在久

4、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3)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①认读生字卡②选字组词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

5、楚,读流利。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4.自由拼读生字。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6.同桌互读,并交流。77.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第2题。(2)认读词语:姓氏 什么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 )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女   木   弓   口   又子   生   天   又   长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导案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  什   么  双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

6、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6.组织展示。学案1.自由认读生字。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3.掌握书写要点。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5.自由描红,临写。6.全班展示,看谁写得最好看。姓  什   么  双7.按要求填空。“姓”的笔顺是_____。“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7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1.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复习巩固认读生字。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

7、生字的掌握情况。2.每个生字写三个。7.辨字组词。星(   )姓(   )什(   )行(   )欢(   )双(   )教学反思:本堂课自我感觉还不错,我认为主要是内容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就被激起,有了兴趣后孩子们会跟着你走,迫不及待想学习后面的。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愿意学了,这是教学中最最基础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你要想办法抓住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本领。可是这一点我还欠缺着呢!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用时:3分钟)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3.板书课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