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doc

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doc

ID:53115324

大小:4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doc_第1页
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耐压测试及绝缘电阻测试培训教材一、测试原理:a)耐压测试: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被测仪器在耐压测试仪输出的试验高电压下产生的漏电流与预置的判定电流比较,若检出的漏电流小于预设定值,则仪器通过测试,当检出的漏电电流大于判定电流时,试验电压瞬时切断并发出声光报警,从而确定被测件的耐压强度。对于第一种测试回路接地的测试原理,请参考图1:  耐压测试仪主要是由交(直)流高压电源,定时控制器,检测电路,指示电路和报警电路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被测仪器在耐压测试仪输出的试验高电压下产生的漏电流与预置的判定电流比较,若检出的漏电流小于预

2、设定值,则仪器通过测试,当检出的漏电电流大于判定电流时,试验电压瞬时切断并发出声光报警,从而确定被测件的耐压强度。b)绝缘阻抗:我们知道,绝缘阻抗测试的电压一般是直流500V或者1000V,这相当于测试一个直流耐压测试,仪器在这个电压下面,量测出一个电流值,然后通过内部的线路计算,将这个电流放大,最后通过欧姆定律:R=U/I,其中U就是测试的500V或者1000V,而I就是在这个电压下的漏电流,根据耐压测试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电流都是非常小的,一般都是小于1μA。由上面可以看出,绝缘阻抗测试的原理,和耐压测试完全一样

3、,只不过是欧姆定律的另外表述,耐压测试使用漏电流来表述被测物的绝缘性能,而绝缘阻抗则是用电阻。二、耐压测试目的:耐压测试是一种无破坏性的测试,它用来检测经常发生的瞬态高压下产品的绝缘能力是否合格。它在一定时间内施加高压到被测试设备以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足够强。进行这项测试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也可以检测出仪器的一些缺陷,例如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爬电距离不足和电气间隙不够等问题。三、耐压测试电压:有一个通用的规则试验电压=电源电压×2+1000V。第2页共2页例如:试验产品的电源电压为220V,则试验电压=220V×2+1000V=1

4、480V。    通常耐压测试时间为一分钟。由于在生产线上要进行大量的产品耐电测试,测试时间通常降低到只有几秒钟。有一个典型实用的原则,当测试时间降到只有1~2秒的情况下,测试电压必须增加10~20%,以保证短时间测试时绝缘的可靠性。一、报警电流报警电流的设定应当根据不同的产品来确定。最好的方法是预先对一批样品做漏电流试验,得到一个平均值,然后确定一个略高于此平均数的值为设定电流。由于被测试仪器不可避免存在着一定的泄漏电流,因此应该保证所设定的报警电流足够大,以免被泄漏电流误触发,同时应足够小以避免放过不合格的样品。在某

5、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设定所谓的下限报警电流来判断样品是否与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端有接触。二、交直流测试的选择测试电压,大部分的安全标准允许在耐压测试中使用交流或直流电压。若使用交流测试电压,当达到电压峰值时,无论是正极性还是负极性峰值时,待测绝缘体都承受最大压力。因此,如果决定选择使用直流电压测试,就必须确保直流测试电压是交流测试电压的√2倍,这样直流电压才可以与交流电压峰值等值。例如:1500V交流电压,对于直流电压若要产生相同数量的电应力必须为1500×1.414即2121V直流电压。使用直流测试电压的其中一个好处在于在

6、直流模式下,流过耐压测试仪报警电流测量装置的是真正的流过样品的电流。采用直流测试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逐渐的施加电压。在电压增加时通过监视流过样品的电流,操作者可以在击穿发生前察觉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直流耐压测试仪时,由于电路中的电容充电,必须在测试完成后对样品进行放电。事实上,无论是测试电压是多少、其产品特点如何,在操作产品前对其放电都是有好处的。直流耐压测试的不足在于它只能在一个方向施加测试电压,不能像交流测试那样可以在两个极性上施加电应力,而多数电子产品正是在交流电源下进行工作的。另外,由于直流测试电压较难产生,因

7、此直流测试比交流测试成本要高。交流耐压测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检测所有的电压极性,这更接近与实际的实用情况。另外,由于交流电压不会对电容充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无需逐渐升压,直接输出相应的电压就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流值。并且,交流测试完成后,无需进行样品放电。交流耐压测试的不足在于,如果测试中的线路中有大的Y电容,在某些情况下,交流测试将会误判。大部分安全标准允许使用者在测试前不连接Y电容,或者改为使用直流测试。直流耐压测试在加高电压于Y电容时,不会误判,因为此时电容不会允许任何电流通过。第2页共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