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

ID:53120402

大小:2.51 M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4-01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3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5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6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7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8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9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全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静电场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及原因(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及原因(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3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教学过程:第一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引入新课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复习初中知识:【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

3、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摩擦起电: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2)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分析】把

4、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异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5、相互吸引,使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因此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得出电荷守恒定律。-70-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3、元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符号:C(2)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

6、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3)元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C/㎏4、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5、巩固练习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5个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__,16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6、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完成课本P4练习2、3【说明】1、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这些在初中都已经

7、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本节只说明静电感应现象。2、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3、要求学生知道元电荷的概念,以密立根实验作为专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选学。教后记:1、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例举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7

8、0-1.2库仑定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