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

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

ID:5312157

大小:111.4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7

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_第1页
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楼梯设计对建筑抗震的影响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楼梯设计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规范规定和设计理念出发,对各种结构形式下楼梯计算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抗震设计时楼梯设计的一些建议。1.概述楼梯作为重要的疏散工具,在抗震防灾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从地震被损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来看,其中一个特点是楼梯构件的破坏,影响了逃生通道安全,造成人员伤亡。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的相关报告,楼梯对结构安全以及疏散时人身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规范的有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认真对待抗震设计时的楼梯设计。2.现行规范有关规定《建筑

2、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6.6条提出: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6.1.8条针对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提出宜符合下列要求: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6.1.15条对楼梯设计做了具体规定:a.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b.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体现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抗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

3、体结构刚度的影响。c.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13.3.4条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提出应符合下列要求: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围护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相关条款:6.1.4、6.1.5、8.1.7条提出了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基本相同的要求,而6.1.5条第4款针对楼梯间的砌体填充墙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3.楼梯与结构主体楼梯

4、对主体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楼梯对竖向构件的影响以及楼梯自身的传力。由于楼梯传力,竖向构件往往会出现短柱或错层。而楼梯本身传力需得到保障,从而实现疏散功能。理论研究以及一些震害调查表明,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楼梯与主体结构的相对刚度比。主体结构整体刚度越大,比如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由于结构主体自身的刚度很大,整体性能好,楼梯刚度对于主体而言相对很小,那么它对主体影响就很小,有时可以忽略不计;而当采用框架结构,装配式结构,特别是砌体结构的时候,楼梯对其主体的影响就不容小视了,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基本是处

5、于弹性工作状态,填充墙、砌体承重墙没有开裂或者开裂程度不高,刚度尚未退化,楼梯刚度在主体结构中依旧可以认为不大,而在超出设防烈度及罕遇地震的时候,结构一般进入弹塑性状态,墙体开裂,刚度骤然降低,楼梯刚度在主体刚度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加增大,现浇梯板可视为刚性楼板,承担传递水平地震作用的重任,从而导致楼梯梯板拉裂,楼梯间短柱破坏,最终导致主体破坏甚至坍塌。经过工程实例对比发现,楼梯构件是否参与结构整体计算,不仅影响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结果,也可能由于改变恒载、活载的传递途径而对相关构件计算产生影响。对比发现当其他区域荷载小于楼梯间时,不考虑楼

6、梯影响计算结果显示位移比较大,考虑楼梯刚度后刚心与质心的重合程度有所改善,位移比有所减小。结合条文说明,规范允许根据不同的具体结构,判断楼梯构件对整体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但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现行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视情况而定;楼梯构件应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加强楼梯间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由于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地震的破坏作用、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的复杂性,以及结构计算模型的各种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目前,依据所规定的地震作用进行结构

7、抗震验算,不论计算理论和工具如何发展,计算怎样严格,计算的结果还是比较粗略,过分地追求数值上的精确是不必要的。然而,从工程的震害看,这样的抗震验算是有成效的,不可轻视。4.措施和建议考虑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时,应根据主体结构与楼梯的侧向刚度大小,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a.楼梯采用现浇式或者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应采用装配式结构。b.对框架结构,砌体结构及其他整体性不好的结构,结构计算中应注意考虑楼梯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和主体结构对楼梯的影响,采用包络设计的方法。基于现行规范,在对结构进行规则性判断和位移计算时,可不计楼梯的影响。而构件设计

8、则需要考虑楼梯的作用,按计入和不计入楼梯分两种情况进行设计。c.对主体结构刚度很大,整体性较好的结构,如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等,一般不考虑楼梯的影响,不过在结构平面布置时,应重视楼梯间周围的竖向构件,类似于电梯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