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

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

ID:53136328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1

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学曲式分析期末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曲式分析复习提纲1、曲式的定义:音乐作品的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便称为曲式。2、音乐的表现手段:(一)曲调的音高关系(曲调线);(二)调式、和声、调性;(三)节奏;(四)节拍;(五)速度;(六)音区;(七)音强;(八)演奏(唱)法;(九)音色;(十)织体。3、织体:从实际音乐作品织体的种类来归纳,首先可以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两类。多声部的织体大致可分为复调体、和声体及复调体与和声体的混合运用三类。复调体的织体包括“非模仿”及“模仿”两种,前者又包括“支声式”及“对比式”两类。4、音乐材料和主题进行发展的一些常用手法(1)重复——简单的重复是最基本的发展手法。(2)变奏—

2、—这里所说的变奏是指在保留原来音乐材料的结构基础上进行的装饰变化。(3)展开——展开与变奏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基本上保留原来结构,而前者则触动并改变原来结构。(4)对比——将不同的材料并置,构成对比的乐句或乐节。(5)再现——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重复”,即在音乐展开之后,在新的片段之后重又出现前面的音乐材料或主题,它们可能准确的再现。5、曲式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由于所处的不同地位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主要段落和从属段落两类。从属段落包括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段落。6、名词解释乐段的定义:在一般情况下,以完全终止来结束的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称为乐段。7

3、、乐段的基本组成是“乐句”,乐句中可能划分“乐节”,乐节又可能分开为若干“动机”,有时还可划分出小于动机的“副动机”。即:乐段>乐句>乐节>动机>副动机8、动机的定义:“动机”一般是指环绕一个主要重音所结合成的音组,这音组往往在曲调的音高关系、节奏、甚至和声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从而使它获得独立的性格,成为整体中表达内容的最小单位。9、动机的五种基本类型:1)抑杨格;2)扬抑格;3)抑扬抑格;4)扬抑抑格;5)抑抑扬格。10、乐段的各种类型从和声、调性方面来区分乐段类型则可分为统一调性的乐段与转调乐段两类。从具体结构的完整与稳定方面来区分乐段类型,则双可分为收拢性

4、的乐段与开放性的乐段两类。11、单二部的曲式类别:a.主题材料再现的单二部曲式;b.没有主题材料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小草》《死神与少女》属于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12、单三部曲式定义:单三部曲式是单二部曲式进一步的发展,由三个同等重要的部分组成。它的第一部分是正规的乐段,其他两个部分则可能是乐段,也可能是大致相当于乐段规模的非正规乐段的结构。13、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分为展开中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和对比中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两种类型。王莘《歌唱祖国》属于对比中部的单三部曲式。14、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准确的再现部”和“变化的再现部”。

5、15、“动力再现部”,即第一部分的音乐再现时的剧烈变化则可能体现在曲调、和声、调性、调式、音强、节奏、长度等结构的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的发展往往达到鲜明的新的阶段,甚至引起了音乐形象的较大改变,或可说是引起了音乐的“质”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