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

ID:53171918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_第1页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_第2页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_第3页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摘耍: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和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双方都较为注重。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其建筑工程施工量、施工材料、施工结构以及施工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一切都基于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文章简耍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与其造价预算的关系,并对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1当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完成工程造价控制屮存在的问题1・1不合理的工程造价机构设置。就当前

2、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来讲,影响其他管理部门止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机构,尤其是对那些没有独立设置控制工程造价机构的单位。不合理的设置则无法体现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同时不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机构,很容易导致工程造价数据的失误,从而间接的增加建筑施工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投入。1.2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当前在建筑设计阶段完成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个最为普遍的问题,即为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内控执行力。经总结发现,当前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严重缺乏重视,并且在

3、实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一严重缺乏科学的工程造价内控管理意识。1.3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没有明确规定。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还存在在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完成之前,即没有明确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这一问题的出现使得许多企业都不能有效地确定设计阶段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使许多建筑企业出现分裂,无法形成统一有联系的整体,从而无法有效的完成工程造价的目标。2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耍点2.1建立良好的设计管理体制一个合理的设计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加强对设计过程的管理从而有效控制项目造价的前提。对于国有投资而言,首先耍对造价控制的责任主

4、体进行明确,而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则是有效开展设计管理的基础。所谓的建设项目法人制,即指先有企业法人后定项目,由项目或企业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和债务本息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管理,同时承担投资风险的责任制度。2.3进行设计方案优选工作,引入招投标机制。充分运用市场竟争机制,积极有效的开展工程设计招标,择优挑选设计单位及其设计方案进行运用,从而使工程设计阶段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以及造价控制问题得到解决,这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第一步,同吋也被许多成功事例证实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2.3地基及

5、基础现有常用的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等。对于基础持力层埋深较浅,地基土承载力较高的建筑物,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比较合理;对于地基土承载力稍差,且结构对沉降敏感吋,可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而对于基础下软土层很厚,持力层埋深很深的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是最为经济合理的。在实际工程中,也会遇到比较尴尬的情况:比如某结构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工程性能良好,但是该持力层埋深在基础底面标高下5ni左右,釆用天然独立基础就需要大开挖,增加土方工程量;采用桩基础,又因为桩长太短,实际只能按墩基础进行设计,桩的利用率低,可能

6、会增加较多的桩数;这吋就应该根据土方开挖量、开挖难度(独立基础)和桩的综合造价进行评估,选取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另外,如果上层软土可以通过复合地基处理达到天然地基承载力要求,或将独立基础改为整体筏板基础(即增加基础面积)后上层软土能够达到承载要求,那么也应该纳入基础处理经济性方案的比选。2.4合理选取各种计算参数、系数现在结构设计计算基本都采用计算机电算,最常用的典型的结构计算软件就是PKPM系列软件。使用软件过程中需要设置诸多参数,任何一个参数设置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浪费。比如“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效应”勾选与否对配筋的影响。抗震规范5

7、.1.1-3.及高规3.3.2-2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是有些设计人员无论结构形式如何、是否均匀,均勾选“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效应”选项,认为这样的计算结果更为安全,但是却忽略了经济性的问题。再比如“梁端弯矩调幅系数”的选取,高规5.2.3条规定,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0・8〜0・9。有些设计人员设计时梁端弯矩不调

8、幅,是不恰当的,因为更容易引起梁端负弯矩钢筋过大、根数过多,影响混凝土浇筑,而且造成钢筋的浪费。2.5材料选取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混凝土和钢筋的性价比对造价的影响明显,应当尽可能使用高等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