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doc

《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doc

ID:53173286

大小:5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大猫和小猫》教学反思《大猫小猫》是一节音乐活动。喜欢小动物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与动物为伍。他们聆听动物故事,怀抱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孩子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动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密伙伴。而小猫这一动物形象是幼儿所熟悉喜爱的,而且有着鲜明的外形特征,较易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1.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动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力度。2.学习仿编歌曲。于是我依据目标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环节:出示大猫小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辨别区分动物形象大小与演唱力度大小的关系。幼儿比较大猫、小猫形象,猜测两只

2、猫的叫声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叫声表现大猫、小猫。第二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大猫小猫》。教师演唱歌曲大猫小猫,通过老师的演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大猫小猫声音的不同,让幼儿感受动物与叫声强弱的关系。第三环节:教师导入游戏,幼儿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大猫”演唱第一段,“小猫”演唱第二段。幼儿选择所扮演角色的头饰,明确自己演唱的内容。教师扮演猫妈妈的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使幼儿更好的融入游戏中。第四环节:学习替换其他动物形象进行仿编新歌词。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孩子们身上看到的现象:猫温顺的样子,浑身毛茸茸的可爱形象,小朋友很喜欢,很乐意去模仿的,其次,这首歌曲歌词简短

3、有趣、曲调生动活泼,孩子易于学习和掌握。再次,我自制了一些大猫和小猫的头饰,在最后的情景表演中,让幼儿配戴头饰表演,兴趣非常高。最后,学习仿编环节,将角色换成幼儿熟悉的大狗和小狗,大鼓和小鼓,也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从中也学习了如何仿编歌词。反思:但这个活动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扮演环节时肢体语言不够夸张,特别针对于小班幼儿,在表演歌曲时,教师要大胆运用夸张、亲切的身体语言来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这样才能与幼儿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有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