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

ID:53174897

大小:8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2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 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丝裂霉素c防止高度近视LASEK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临床研究作者:王玮玲,马雅玲,詹冬梅,向伟,李娜,梅惠香【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术屮应用丝裂霉索C(MMC)抑制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方法218例436眼行LASER术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MC组112例224眼及对照组106例212眼。MMC组在激光切削完毕后用浸有0.02%MMC的棉片覆于角膜切削区40〜60s;对照组采用常规LASER-T术。术后早期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3、6、12个月复查视力、屈光

2、度、角膜Haze及角膜地形图。结果两组上皮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12个月,两组Haze分级20.5级以上发生率比较,MM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V0.01),未出现2级及2级以上的Haze;术后1年两组达最佳矫正视力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MC组中高于及低于最佳矫正视力1行的眼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组术后1个月与1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LASEK术中应用低浓度MMC能有效抑制高度近视MSEK术后角膜H朋e的产生

3、,防止屈光状态回退,有助于视力的提高。【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丝裂霉素C;角膜雾状混浊;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1eusis,LASER)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方法,主耍适用于屈光度较高而角膜相对较薄的中高度近视。LASER是一种保留了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但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仍是无法克服的并发症。随着预矫屈光度的增加,Haze的发生率也增加,这一并发症影响了LASEK的手术效果,如何预防LASER术后H

4、aze的发生,仍是屈光手术医生研究的焦点。我院将丝裂霉素C(MMC)—次性应用于高度近视LASEK术中以预防术后Haze的产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7月一2007年9月行LASE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18例(436眼),随机分为MMC组和对照组。MMC组112例(224眼),年龄20〜45岁,术前等效球镜-6.00D--14.25D,平均(-8.21±2.33)0,散光度(-1・36±0・58)0。等效球镜-6・00〜-8.00D者66例(132眼),等效球镜2-8.00D者46例(92眼

5、)。对照组106例(212眼),年龄21〜42岁,术前等效球镜-6.25D〜-14.00D,平均(-7.98±1.97)D,散光度(-1.52±0.56)DO等效球镜-6.00—8.00D者62例(124眼),等效球镜三-8.00D者44例(88眼)。两组患者术前平均矫正视力均0.8〜1.0,平均(1.03±0.12)o术前检查:裸眼及矫疋视力、检影和电脑验光、眼前节、眼底、眼压、角膜超声测厚、角膜地形图检查等。配戴角膜接触镜者术前摘镜时间>2周,除外圆锥角膜及眼部疾患。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屈光状态具有可比性。1・2仪器及方法1.2.1仪器采用美

6、国科以人公司的“鹰式酷眼”(Allegretto)准分子激光系统及苏州“六六”视觉医疗器械公司制造的专用LASEK器械;MMC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2LASEK手术方法4%倍诺喜结膜囊表面麻醉3次,上皮环锯以入射瞳孔中心为圆心紧贴于角膜表面,将20%酒精滴于环内,25〜35s,用吸水海绵吸出酒精后,BSS液lOOmL充分冲洗眼表,用上皮铲做上方带蒂的角膜上皮瓣,直径8.0mmo蒂部翻卷堆积于12点处,在基质面上,按拟矫正度数行激光切削。切削完毕后,MMC组将浸有0.02%MMC、宜径为6mm的圆形海绵片覆于角膜切削区,所覆时

7、间据近视度数高低而定,-6.00〜-8.00D者为40s,三-8.00D者为60s,去除MMC棉片后,用BBS液20niL充分冲洗眼表,将上皮瓣复位。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任何药物,其余步骤同MMC组。术后局部滴氧氟沙星眼液及双氯芬酸钠眼液,5次/日;玻璃酸钠眼液,6次/日,连续7d。摘镜后,0.1%氟米龙眼液,4次/U,以后每2周递减1次,共8周停药。1.3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3、5、7d,1、3、6、12个月复查,7d内主要观察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1个月后定期复查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1.4角膜H斷e分级标准

8、按Fantes(1990)法分级[1]:0级:角膜完全透明;0.5级:在裂隙灯下用斜照法才能发现轻度点状混浊;1级:在裂隙灯下容易发现,不影响虹膜纹理;2级:角膜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